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8%增速还能保持20年?经济学者不如林毅夫乐观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郭丽琴 张静 作者:admin 责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先生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场记者会上表示,他认为,中国还有20年保持8%的增长潜力,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

  林毅夫表示:“当然这只是一个潜力,要挖掘这个潜力需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但如果把这个困难克服了,这个潜力也就可以实现了。”

  不过,《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经济学家对这一观点仍有分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认为,我国在2020年前都能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速,2020年后经济减速的风险将加大。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全球经济调整时期,经济增速可能会被低估。

  长期高速增长风险大

  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有一个优势,叫做后发优势。发达国家在过去这100年来,平均每年的人均收入增长是2%,加上人口增长1个百分点,所以他们平均经济增长率大概是3%。但是发展中经济体,如果懂得利用在技术创新跟产业升级上的后发优势,那么可以一倍于或者两倍于发达国家增速的速度来发展,而且可以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林毅夫表示,整个东亚经济模式是一样的,如果日本、韩国、新加坡利用这个后发优势,可以维持而且实际上实现了20年每年7.6%~9.2%的增长,那么,利用同样的后发优势,中国也应该有潜力维持20年每年8%左右的增长。

  不过,对此说法,张永军表示怀疑。他表示,2015年以前保持8%甚至略高的经济增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2020年之前可能还会保持7.5%左右的速度,但是2020年以后是否还能保持较快速增长,风险就比较大。

  他认为,分析长期增长主要看潜在性增长率,这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技术进步都有关系。2020年以后,我国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劳动力总量减少更快,人口结构还会影响国民储蓄率,从而资本投入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2020年之后增速可能会出现下降。

  鲁政委则认为:“全球经济调整时期,我们都会低估未来可能出现的增长潜力。”1997年至2003年时期,也曾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不可能再恢复8%~9%的经济增速,但此后也创出了新高,现在的形势与当时有相似之处。

  经济增长压力或成“双刃剑”

  张永军表示,要实现较高经济增速,首先总需求扩张步伐应该跟上潜在经济增长率,这就要激发总需求,比如城镇化对消费、投资都有拉动作用,但要顺利推进城镇化,还需要相关制度改革来配套。此外,保持经济增速,需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宏观经济调控要较为得当,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这些都比较关键。

  对于这两年经济增速目标实现的情况,张永军说,去年实现7.5%的经济增速目标有些压力,尤其是前三季度经济持续减速,使得目标能否实现存在悬念,随后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放松,四季度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势头,实现了去年的经济增速目标;今年来看,实现目标的条件更好一些,压力较去年会小一些,经济增速达到8%甚至更高是有可能的。

  鲁政委认为,就全球形势来看,美国经济恢复缓慢,但能源背后的技术崛起可能令这个全球能耗大户减少对能源的依赖,这也能惠及中国,而欧洲通过劳动力、福利改革,也会有不错的成长。

  而对于中国来说,“坏消息是劳动力的绝对减少,但好消息是高校扩招提高了劳动力素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后也培育了很多技术人才。”鲁政委表示,这些可以抵消中国经济增速的不利因素。

  “减少政府干预才是成功的关键。困难恰恰来源于我们的成就,这么多年发展让我们形成了政府无所不能的概念。”鲁政委说,当前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政府负债,都是因为政府“管太多了”,通过未来经济增长压力或债务压力,或可倒逼政府厘清职能,放开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