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建设中韩自贸区的机遇、挑战及对策时间: 2015-08-02信息来源:杨文生 作者:wyg_admin 责编:

  摘要: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顺利推进将带动两国经贸关系踏上新台阶,有利于我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为充分释放中韩自贸区红利,我国应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从政策制度、基础设施、园区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做好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准备。

  关键词:中韩自贸区,经贸合作

  中韩自贸区谈判自2012年5月启动以来,历经两年多、14轮谈判,于2014年11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于2015年2月完成协议的草签,中韩自贸区将成为我国迄今为止覆盖领域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根据商务部公布的谈判成果,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并明确将中国威海市和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立中韩自贸区不仅能促进中韩两国全面升级经贸关系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且有利于促进亚太区域一体化,有助于我国更深度参与全球经济融合。

一、中韩经贸发展现状

  中韩自1992年建交后,在贸易往来、投资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不断深化,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贸易规模增长强劲。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韩贸易往来迅猛发展,贸易额大幅增长(见图1)。2002年~2004年,中韩贸易总额增长率分别为22.8%、43.3%和42.4%,2007年我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对象国和最大的商品进口来源国。2013年韩国首次超越日本成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韩双边贸易额达2742亿美元,是1992年中韩建交之初的55倍。

 

图1  中国对韩国进出口总额变化(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贸易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经济结构的发展升级,两国间的产业分工模式和贸易结构显著优化。我国对韩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远远超过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其中,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略有上升,由2000的88.37%上升为2013年的93.48%。我国对韩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尤为明显,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大于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且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显著增加,由2000年的74.89%上升为2013年的92.39%(见图2)。
 

图2  中韩贸易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联合国统计署创立的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产品分类标准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3.投资合作愈加密切。我国已连续多年维持韩国第一大投资对象国的地位,而韩国也是我国第五大外资来源国。自2000年开始,韩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规模逐步增加,并于2004年达到阶段性峰值62.5亿美元。2014年韩国在我国投资规模达到39.7亿美元,累计投资达到600亿美元。2004年以来,我国对韩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达到73亿元,投资领域迅速向韩国的信息技术、文化娱乐、可再生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扩展。

  4.人员往来日趋频繁。近年来,两国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入境旅游规模和留学生人数迅速攀升。据韩国法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赴韩国旅游的游客达到392万人次,是2000年赴韩旅游规模的8.84倍,据韩国观光公社最新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赴韩游客人数猛增41.6%,达到612.7万人次,在所有赴韩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中中国游客占比最高。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韩国赴华观光、旅游人数为397万人次。两国留学生交流密切,2013年中国在韩留学生人数5.42万人,占韩国外国留学生人数的66.24%,而在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中,韩国留学生人数最多,已连续多年超过6万人。

二、中韩自贸区的机遇

  中韩自贸区的设立旨在为两国货物贸易提供制度保障,拓展电子商务、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新兴战略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规范、稳定、可预期的框架,这对于我国扩大对外贸易合作,推进亚太区域一体化战略具有深刻影响。

  1.进口成本下降,扩展经贸增长新空间。中韩自贸区启动,两国将对以产品品目为准90%以上的商品逐步取消关税,国内企业采购韩国产品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企业中间材料选择范畴扩大,中韩贸易规模将大幅提升。有研究指出,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对韩国经济的贡献则有望达到2%~3%。届时中韩有望形成GDP高达11万亿美元的共同市场。据中韩两国领导人商谈共识,2015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将实现3000亿美元的目标。

  2.投资渠道通畅,注入区域合作新动力。中韩自贸区的投资协定谈判主要涉及投资准入领域、投资方式与投资比例限制、投资便利化和投资者保护4项内容,有利于中韩两国之间形成稳定、互利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中国对韩国企业投资吸引力。韩资企业是我国环渤海经济圈外资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韩自贸区谈判中对投资协定的完善有利于促进韩资进一步流入、增强双方企业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中韩自贸区协定的达成将提升韩国中小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积极性,加强其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推动韩国对华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为我国企业扩大对韩投资创造条件,会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

  3.经贸领域拓宽,增添转型升级新助力。一是中韩自贸区谈判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有利于我国加快引进韩国先进制造业技术、现代服务业以及环保领域的先进技术。二是贸易门槛的降低使我国民众能享受高质低价的韩国商品,特别是高端医药保健品、医疗设备、服装、家电电子等商品和高端医疗服务,从而会加剧国内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倒逼国内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提升服务质量。三是出口渠道的拓宽使中外企业竞争将更为直接,在有利于我国优势农副产品和机械设备出口的同时,为适应韩国消费市场竞争,出口企业必须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可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4.文化沟通加深,加固交流合作新纽带。一是贸易协定提升中韩娱乐文化市场的开放程度,为两国在娱乐文化的长期交流与发展提供保障,强化文化娱乐产品的版权保护力度。二是将深化两国在旅游观光领域的合作。中韩两国旅游市场规模必将进一步提升,韩国企业在今后也能参与中国人出国旅游方面的业务。三是在加强两国经贸往来的同时,必将提升对熟悉中韩两国文化的人才的需求,从而加强两国相互间文化教育的沟通,进一步促进双方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面临的挑战

  1.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造成压力。一是相对与韩国的产业发展水平,我国产业总体水平还处于产业链的较低端,韩国企业在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上都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自贸区启动后,韩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将对我国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压力,如化妆品、电子产品、橡胶及制品、机械产品等竞争性产业,也会对我国企业研发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中韩两国之间投资规模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对韩投资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充分利用自贸区建立机遇开发韩国市场,我国企业必然加大对韩投资力度,但韩国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要求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标准进一步升级。三是中韩自贸区设立的目的是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和产业合作融合。如何打造中韩经贸新格局,促进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将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考验。

  2.加剧我国企业市场竞争环境。一是中韩自由协议中商品服务免税或零关税的覆盖范围高达90%以上,中韩贸易商品的大范围、高幅度的减税将对终端消费品价格产生极大的冲击,进一步加剧相关消费品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两国产业融合,中韩企业的国际价值链参与度将进一步提升,并扩大企业对中间材料采购的选择空间。这将加剧国内中间材料供给企业的竞争。三是我国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与韩国还有一定差距。自贸区成立后,我国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将刺激更多韩国企业入驻参与本地化竞争,将对我国部分产业的本土企业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

  3.韩国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力将加强。中韩两国经贸往来的升级必然伴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韩国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力也将随之提升。

四、对策建议

  1.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一是提高服务意识。应密切关注中韩自贸区协定中的政府义务,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意识,加快配套政策制定和政府职能转换,如简化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确保中央和地方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为中韩自贸区的设立发展奠定良好的公共服务基础。二是完善交通网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关地区应提前做好相关设施准备,特别是要着力强化港区建设和物流运输网络的搭建,提前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积极打造高效国际物流通道和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可采用合作共建的方式,推进港口码头设施、国际运输航线、物流配送、邮轮客运等领域的建设。

  2.建立产业互动合作区,优化经贸投资制度环境。一是创新建设中韩经贸合作区。为促进中韩经贸在各领域的深化与合作,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中韩经贸合作区”,合作区内以韩方企业或中韩合资企业为主体,主要集中引进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高端设备制造、海洋综合开发技术等企业,区内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和创新企业孵化器,优先引进节能示范项目,高标准推进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园区样板示范工程,实现优势产业互补以及产业配套协作。二是优化经贸投资制度环境。充分借鉴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建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精简管理、备案、入境程序,促进两国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便利化流通。

  3.推进自由贸易港区和投融资平台建设。一是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区。以减免关税和自由出入等优惠待遇为手段,扩大地区对外经贸规模。通过给予外国船只自由出入、免征全部或大部关税等优惠条件,吸引国际船只与货物的进出与过境,吸收国外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紧密依托中韩自贸区设立的优化政策条件,创新整合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探索自由贸易港区海关特殊监管制度及其他相关管理制度的创新形式。二是加快构建中韩投融资平台。在健全分支机构、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推动相关区域的金融信用平台,引导两国证券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开展合作,鼓励我国企业到韩国上市;建立环渤海区域金融中心,吸引韩国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行,推进核心区域的金融集聚水平和离岸金融业务发展。

  4.完善中韩区域合作机制,推进文化交流交往。一是充分发挥中韩自贸区设立的制度红利,着力推进两国技术研发合作。先行规范研发合作机制,建立双边合作研发的制度体系,明确两国研发合作的范围和原则、目标方向、优先领域、机制安排,积极引导两国企业组建跨国研发团队,加大对韩优势领域专家的引进力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二是扩大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访学、留学等方式加强教育交流,积极引导两国高校间开展学术合作,鼓励国内教育机构赴韩办学;学习借鉴韩国娱乐业发展模式,加强影视娱乐文化产业项目合作;增开中韩跨国航班,简化赴韩游客签证手续,提升国内旅游服务水平,推广主题型、深度型旅游方式。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