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系列文件连载 > 城市群规划
城市群规划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上)时间: 2019-09-11信息来源:国家发改委 2018-02-02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责编:qgy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改规划〔2018〕220号


 

陕西、山西、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经国务院同意,现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发挥其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推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有利于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陕西、山西、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8〕6号)》精神,提高认识、紧密合作、扎实推进,共同推动《规划》的落实,努力把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二、请陕西、山西、甘肃省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健全协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做好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规划》实施中涉及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制定支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会同陕西、山西、甘肃省人民政府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附件: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8年2月2日



附件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81




目   



前 言 ..............................................................................................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1

第一节 发展基础 ...................................................................... 2

第二节 机遇挑战 ...................................................................... 3

第三节 重要意义 ...................................................................... 3

第二章 总体要求 ......................................................................... 4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4

第二节 战略定位 ...................................................................... 4

第三节 发展路径 ...................................................................... 6

第四节 主要目标 ...................................................................... 7

第三章 空间布局 ......................................................................... 8

第一节 构建"一核四轴四区"网络化空间格局 ...................... 8

第二节 完善城市群城镇发展体系 ........................................ 10

第三节 推动人口分布与主体功能相适应 ............................ 12

第四章 强化区域创新体系支撑 ............................................... 12

第一节 优化区域创新格局 .................................................... 13

第二节 完善创业创新环境 .................................................... 13

第三节 提升开放创新水平 .................................................... 15

第五章 深化产业分工协作 ....................................................... 16

第一节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 16

第二节 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 ................................................ 20

第三节 完善产业协同机制 .................................................... 20

第六章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1

第一节 建设现代综合交通系统 ............................................ 21

第二节 构建高效泛在的信息网络系统 ................................ 25

第三节 完善现代能源支撑系统 ............................................ 27

第四节 强化水利支撑能力 .................................................... 28

第五节 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 ............................................ 29

第七章 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 31

第一节 共筑生态屏障 ............................................................ 31

第二节 推进环境共治 ............................................................ 33

第三节 建设绿色城市 ............................................................ 35

第八章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36

第一节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 36

第二节 联手打造健康中原 .................................................... 38

第三节 共建人力资源高地 .................................................... 39

第四节 推动社会保障联动 .................................................... 41

第九章 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 41

第一节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42

第二节 建设对外开放合作平台 ............................................ 42

第三节 深化区域交流合作 .................................................... 44

第十章 组织实施 ....................................................................... 44

第一节 落实主体责任 ............................................................ 44

第二节 强化政策支持 ............................................................ 45

第三节 完善体制机制 ............................................................ 45

第四节 加强督促检查 ............................................................ 46



    关中平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荣耀和厚重记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特制定本规划,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5个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商洛市的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柞水县,山西省运城市(除平陆县、垣曲县)、临汾市尧都区、侯马市、襄汾县、霍州市、曲沃县、翼城县、洪洞县、浮山县,甘肃省天水市及平凉市的崆峒区、华亭县、泾川县、崇信县、灵台县和庆阳市区,国土面积10.71万平方公里,2016年末常住人口386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9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12%2.79%2.14%

规划期为20172035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培育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发挥其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推动全国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有利于引领和支撑西北地区开发开放,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区位交通优势显著。地处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贯通西部地区的南北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在此交汇,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加快完善,国际枢纽机场和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建设,全国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地位更加凸显。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南依秦岭、东跨黄河,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地理标识,发源和兴盛于此的始祖文化、汉唐文化是中国元素的重要组成。西安、咸阳、宝鸡、天水、平凉、运城、临汾等城市历史悠久,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城市群内各城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交流合作密切、区域认同感强。

现代产业体系完备。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聚集度高,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航空、航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文化、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产业结构正在迈向中高端。西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批国家级产业园区,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载体。

创新综合实力雄厚。科教资源、军工科技等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3%,拥有普通高校99所,在校大学生超过100万,两院院士64人,各类科研机构1100多家,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5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4家,承担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国家重大改革创新任务。

城镇体系日趋健全。西安已发展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西咸新区是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宝鸡、临汾、天水等市城区常住人口接近百万。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55.06%,各级各类城镇联系日益密切。


第二节 突出问题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数量总体不足。西安市与东部特大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尚有差距,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市群城市数量总计18个、建制镇687个,大城市少,中小城市发展相对偏弱,城镇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72个,分布较为稀疏,分工协作不够紧密。

创新潜力有待深入发挥,成果就地转化水平不高。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各类科研机构力量未能有效整合,军民科技资源共享程度不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科技与经济、成果与产业对接不畅,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到30%

开放合作层次不高,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发展观念和竞争意识不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开放型经济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环境不优,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市场主体不多不大不强,对高端要素吸引能力不强。

生态系统相对脆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且空间分布不均。渭河、汾河流域部分区段水质污染严重,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大气环境污染情况严峻,重污染天气频发,环境容量接近极限。


第三节 重大机遇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提供了全新指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使关中平原城市群进入向西开放的前沿位置,为其发挥历史、人文、产业等综合比较优势,深度参与国际经贸、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发挥政策效应、促进各类城市协同发展、培育区域新增长极,提供了强大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关中平原城市群激活创新要素,加快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培育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要立足西北,着眼全国,以开放促发展,以创新求跨越,以文化塑标识,加快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全面实现追赶超越。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目标,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以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为动力,以延续中华文脉、体现中国元素的风貌塑造为特色,加快高端要素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关中平原城市群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作用。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及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城市群边界和空间结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内对外开放。从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出发,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明确功能定位,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强化错位协同发展。

创新驱动,文化传承。挖掘利用和滋养好创新资源的核心优势,加快军民融合发展,强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发挥深厚文化积淀的最大特色,找准历史和现实结合点,溯源寻根、传承创新,留住文化根脉,彰显中国元素,塑造文化标识,体现城市底蕴和特色。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围绕补齐发展短板,瞄准体制机制瓶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人才、金融、技术等要素市场改革,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找准开放合作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构建国际合作新平台,广泛开展多领域交流合作,走出一条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路子。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山青水净坡绿”目标,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群建设全过程,以山、河、江、坡综合治理为重点,系统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群绿色永续发展。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遵循城市群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空间开发管制、基础设施布局、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和高效配置,有力有效加快城市群建设进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在以下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

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立足古丝绸之路起点,发挥区位交通连接东西、经济发展承东启西、文化交流东西互鉴的独特优势,依托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高层次开放平台,畅通向西开放、向东合作通道,强化交通商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和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载体,以沟通西北主要经济区的综合性运输通道建设为支撑,加快人口、资本、科技等发展要素集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辐射带动西北及周边地区发展。

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牵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统筹推进军工、科研创新机制改革,加快军工、科技资源优势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转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依托秦岭黄河自然山水、周秦汉唐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多元富集等优势,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国际影响力,建设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交相辉映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内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立足相对脆弱、要素多元的生态本底,尊重自然山水格局,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有序构建城乡水系格局,以科学发展和合理开发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城镇和乡村,打造显山露水、透绿见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城市群。


第四节 发展目标


2035年,城市群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彰显中华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西安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功能显著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宝鸡、运城、天水等重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加快发育,城市间联系更加密切。城市历史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城市特色风貌充分彰显。

创新型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日趋健全。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定在3%以上,军民融合产业总收入超过1.5万亿元,建成国家创新高地。连通城市群内外的多层次交通运输网络全面形成,通信、水利设施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集约紧凑式开发模式成为主导。

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构建。面向中亚的立体化国际大通道更加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制度环境和开放合作新机制比较健全,国际竞争新优势更加突出,向西开放战略支点作用进一步显现,东西互动、南北协同、引领西北、服务全国的开发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开放型经济向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迈进。

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市场一体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保、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基本建立。



第三章 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空间格局



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提升核心地区,培育发展潜力地区,严格管控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提升空间开发效率和城市群发展水平。


第一节 强化空间功能分区管控


按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分类指导。重点开发区要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适度扩大城镇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强化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农产品主产区要加强耕地保护,优化农业结构,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把增强生态产品提供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严控各类开发活动,因地制宜发展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

细化落实国土空间管控单元。创新差异化协同发展机制,着力实现主体功能定位在各县(市、区)精准落地。在主体功能分区基础上,进一步缩小空间单元,坚持生态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依次确定农业、城镇空间范围,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原则上按限制开发
区域进行用途管制,其中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的空间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用途管制。城镇空间按照集约紧凑高效原则实施从严管控。

                                         


第二节 构建“一圈一轴三带”的空间格局


强化西安服务辐射功能,加快培育发展轴带和增长极点,构建“一圈一轴三带”的总体格局,提高空间发展凝聚力。

                               

 


“一圈”。指由西安、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为主组成的大西安都市圈。加快功能布局优化与疏解,增强主城区科技研发、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国际交往等核心功能,完善阎良、临潼、兴平等外围组团功能,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按程序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打造带动西北、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一轴”。即沿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的主轴线。强化西安的综合枢纽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宝鸡、渭南、杨凌、天水等重要节点的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加强城市分工协作,形成现代化的产业带和城镇集聚带。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向西连接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向东加强与中原地区和沿海地区联系,进一步提升陆海双向开放水平,强化对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的战略支撑作用。

“三带”。即包茂发展带、京昆发展带、福银发展带。包茂发展带依托包茂高速、包海高铁等通道,促进铜川融入大西安都市圈,带动延安、榆林、汉中、安康等地发展,形成连通西南西北的城镇发展带。京昆发展带依托京昆高速、大西—西成高铁等通道,推动韩城—河津一体化发展,强化运城、临汾、侯马等节点城市和沿线中小城市支撑作用,形成对接京津冀地区的新发展带。福银发展带依托福银高速、银西—西武高铁等通道,推动平凉—庆阳、彬县—长武—旬邑一体化发展,引导商洛等节点城市绿色发展,形成对接长江经济带、连接辐射宁夏的新发展带。


第三节 优化城市规模结构


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加快西安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强西咸新区、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强化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提升维护西北繁荣稳定的战略功能,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保护好古都风貌,统筹老城、新区发展,加快大西安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形成多轴线、多组团、多中心格局,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做强重要节点城市。进一步提升宝鸡、铜川、渭南、杨凌、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等重要节点的综合承载能力,适度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对城市群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经济协作,推动富平—阎良、杨凌—武功—周至、韩城—河津—万荣、彬县—旬邑—长武—泾川等协同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培育发展中小城市。提升兴平、华阴、侯马、霍州、河津、永济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增强人口聚集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彬县、蒲城、三原、华亭、秦安、甘谷等具备条件的县有序设市,增加城市数量。积极推动蔡家坡等特大镇探索新型设市模式。

加快发展特色小(城)镇。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聚焦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完善服务功能,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发展品质,创建一批文化旅游、广播影视、商贸物流、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科技教育等美丽特色小(城)镇,成为产业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新载体。



第四章 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挥科教人才、国防军工和特色产业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关中平原城市群追赶超越夯实产业基础。


第一节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双向互动


强化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创新,延长产业链条。围绕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依托中国西部创新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产业化平台,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着力突破产业链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延伸环节等的技术瓶颈,促进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成果应用,推动产业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


       

专栏 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创新方向

源化工。重点突破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三代技术、煤制芳烃、煤炭中低温热解、煤油共炼、煤提取煤焦油与制合成气一体化、高参数低排放燃煤发电等能源化工关键核心技术,提高技术经济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航空。重点突破航空动力、航空新材料等瓶颈制约,提高整体设计生产能力。

航天。重点突破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运载动力火箭关键技术,以及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测控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卫星应用产业和高分应用产业。

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发展高精高速高效柔性高档数控机床及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等主要功能部件,重点突破减速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控制器、传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提升产业可靠性、精度保持性。

输变电。发展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技术,加快智能高效电能转换、管理、控制系统开发,提升输变电成套装备设计和制造水平。

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突破通信、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可穿戴设备、半导体激光、物联网等关键技术,提高集群化水平。

轨道交通。重点突破轨道交通列车车控系统、牵引传动系统、碳化硅绝缘栅极型功率管(IGBT)芯片制造能力,提高整车研制能力。 依托优势创新链,培育新兴产业链。


依托国家增材制造、分子医学转化、陶瓷基复合材料、超导材料等创新平台,加快高精尖科技、新技术成果就地转化,培育3D打印、生物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专栏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3D打印。依托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加快材料、数字化设计、快速成型、关键部件等技术开发应用,面向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医疗、文化创意等重点行业,加快3D打印产业化。

生物医药。重点突破单克隆抗体、多肽药物、控缓释制剂、靶向制剂、良种繁育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构建生物检测试剂、创新药物、组织工程、现代中药、航天生物育种等产业链。

新材料。推进钛、铝镁合金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加快超导、陶瓷基产业化步伐,攻克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等相关技术,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

集成电路。依托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突破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基地。



完善区域性创新网络,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发挥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带动西咸新区及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天水等开发区创新发展。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支持知识产权评估、技术转移、专利代理、信用评级等科技金融中介服务组织,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服务体系。


第二节 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深化“军转民”“民参军”,发展五大产业。以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牵引,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搭建“军工+”平台,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军工单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开放合作,鼓励引导民口高校、民营企业和地方科研院所参与科研生产与协作配套,做大做强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工电子等优势主导产业,提升军工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搭建军民深度融合新平台。发挥西安军工基地多、陇海通道沿线军工企业密集特点,集中布局一批央地、部省、省市共建军民融合产业园,打造以西安为中心、横贯关中平原的军民融合产业带。鼓励地方研究设立军民融合发展基金,加大对重大军工项目、“民参军”的扶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民口配套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融资。搭建“民参军”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建立军事需求信息分类分级发布机制,搭建竞争性采购平台,研究设立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研究机构、协同创新中心、产业联盟等功能平台,实现跨军地、跨部门、跨层级的人才、技术、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创新军民融合发展路径。以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建立多层次对接协调机制,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规划、任务、政策统筹。支持有条件的军工集团及其二级企业系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吸引企业和地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参股。支持军工科研人员用科技成果入股方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参与民口企业的发展,鼓励其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咨询等活动。加快军民标准通用化建设步伐,激发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性,鼓励参与承担民用飞机重大项目、航空发动机和新材料专项。推行分等级“民参军多证合一”评价制度,建立军民融合统计考核体系。


专栏3  军民融合重点产业

航空。以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新材料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为牵引,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打造整机制造及航空零部件等航空产业集群。

航天。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等重大专项为牵引,以航天运载动力和空间有效载荷为重点,以卫星应用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为突破,建设国内最强的航天发动机和卫星地面应用产品研制生产基地。

兵器。发挥兵器工业优势,重点发展高科技军品及部件集群、光电信息、机电装备、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产业集群。

船舶。培育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集群,建设舰船动力科研生产基地。

军工电子。整合产业优势资源,发展雷达、通信、导航、综合航电等系统集成产品,建设军工电子产业集群。


第三节 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移等机遇,依托面向西北的市场空间和较为丰富的资源优势,深度融入全球全国产业分工体系,积极承接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纺织等产业转移,打造以西安为核心,其他城市分工协作、合理布局的产业转移示范区。

强化承接产业转移管理服务。推动制定城市群统一的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实施行政审批清单、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管理,建立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禁承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


第四节 依托重要平台推进产业升级


以杨凌示范区为载体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辐射作用,加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打造小杂粮、苹果、猕猴桃、肉牛等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粮食、果蔬、畜产品、中药材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构建特色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融汇秦风唐韵等历史文脉,打造精品项目、精品线路,提升国际化旅游服务品质,共同打造“一带一路”旅游文化黄金走廊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推动西安陆港、空港联动发展,构建开放型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强化金融服务和创新,加大金融支持科技文化创新和能源产业发展的力度。实施“互联网+”电子商务、高效物流、普惠金融、智慧能源、协同制造等重点行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

以创新园区发展为切入打造产业协作平台。支持园区建设运营管理与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积极推进开发区整合优化发展,支持国家级园区和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园区代管托管其他开发区,组建产业联盟,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一体化发展。按照市场化方式推进跨国界、跨地区共建产业园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分工合理、产城融合的专业化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