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城市群发展规划》(上)时间: 2020-02-05信息来源: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 年3 月 作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编:qgy
黔中城市群发展规划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 3月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发展背景
第一节 发展特征
第二节 突出矛盾
第三节 发展机遇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战略定位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优化空间布局
第一节 建设核心经济圈和通道经济带
第二节 做大做强核心城市
第三节 积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四节 加快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和特色小城镇
第四章 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第一节 推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
第二节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
第三节 加快推进镇村联动发展
第五章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第一节 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
第二节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第三节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四节 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第六章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第一节 构筑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第二节 构建泛在高效安全信息网络
第三节 构建水利现代化体系
第四节 加快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
第五节 积极建设城镇基础设施
第七章 推进生态环境共建共保
第一节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第二节 共推环境治理和保护
第三节 推动产业和城镇绿色化发展
第八章 扩大开放与合作
第一节 推进重大开放平台建设
第二节 加强国内区域合作
第三节 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第九章 建立健全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 率先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
第二节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机制
第三节 建立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第四节 推动建立“多规合一”机制
第十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推动重点工作
第三节 强化项目实施
第四节 加强舆论引导
前 言
黔中城市群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区,是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也是贵州省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的重要支撑。为加快培育黔中城市群,推动产业和人口集聚,形成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贵州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编制本规划。规划是培育发展黔中城市群的指导性文件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包括:贵阳市、贵安新区,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绥阳县、仁怀市,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镇宁县,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黔东南州凯里市、麻江县,黔南州都匀市、福泉市、贵定县、瓮安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共计 33个县(市、区),总面积 5.38万平方公里,2015年常住人口 1643.4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111.28亿元,分别占贵州省的 46.56%、67.71%,西部地区的 4.42%、4.88%。
规划期为 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 2030年。
第一章 发展背景
培育发展黔中城市群,发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生态资源优势和新兴产业加快成长的潜力,破解新时期发展面临的矛盾,抓住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等战略机遇,引领贵州加快跨越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节 发展特征
支撑带动作用大幅提高。黔中城市群是贵州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也是西部地区迅速成长的经济板块。2015年,黔中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贵州和西部地区比重分别比 2010年提高了8.87和 1.56个百分点。大数据、大健康、文化旅游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贵安新区、贵州科学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等平台促进了优势要素聚集,黔深欧国际海铁联运班列、中欧班列开通运营,与长江经济带各地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数博会、酒博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提升了区域知名度,黔中城市群已成为引领贵州转型跨越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领头羊。
核心城市聚集程度不不不不不断提升。黔中城市群含 1个Ⅰ型大城市、1个Ⅱ型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2个Ⅰ型小城市,3个Ⅱ型小城市,16个县城和 197个建制镇,以贵阳中心城区和贵安新区为龙头,以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为支撑,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补充,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贵阳市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市区常住人口超过 3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从 2010年的 834.98亿元增加到 2015年的 2227.58亿元,占贵州省比重从 18.14%提高到21.21%。贵安新区成立以来,以大数据、先进制造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及人口、资金等要素正在不断聚集。
表1—1 黔中城市群各城市规模等级(2015年)
规模等级 |
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 |
城市 |
Ⅰ型大城市 |
300万-500万 |
贵阳 |
Ⅱ型大城市 |
100万-300万 |
遵义 |
中等城市 |
50万-100万 |
毕节、安顺 |
Ⅰ型小城市 |
20万-50万 |
凯里、都匀 |
Ⅱ型小城市 |
20万以下 |
清镇、仁怀、福泉 |
城市间联系日趋紧密。随着城市间基础设施连通性的增强和产业分工合作的深化,城市间及城市内部合作不断增强。贵阳中心城区与周边清镇、修文、平坝、龙里等城镇的同城化趋势日益明显,与长顺、惠水、贵定、息烽、开阳、黔西等县城的联系不断增强。贵安大道的建成通车以及贵安新区各项重点工程的开展,贵阳、安顺一体化进入快速推进的新阶段;都凯城际快速干道与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都匀-麻江-凯里一体化有序推进;毕节双山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合并组建金海湖新区,加速推进了毕节七星关区与大方县城同城化步伐;通过凯里经济开发区和炉碧工业经济开发区代管乡镇街道,凯麻同城化取得明显成效,这些区域已成为支撑城市群发育形成的重要板块。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提升。以贵阳为枢纽,贵阳至广州、贵阳至长沙高铁开通,贵州进入“高铁时代”,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州有机场,内外综合交通网络初具雏形。水利建设空前加快,建成和开工黔中水利枢纽、夹岩水利枢纽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增强了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缅气入黔”工程实施,贵州进入“管道天然气时代”。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升级换代,“宽带贵州”建设取得突破,贵阳、遵义、安顺实现通讯同城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第二节 突出矛盾
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171.39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89.50%。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去库存、去产能任务较重。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吸纳就业能力不强。科技投入相对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差距明显,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城镇体系结系结构亟待优化。核心城市带动力弱,贵阳作为省会城市和黔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综合实力不强,尚处于聚集为主的城镇化发展阶段,辐射效应不明显。市(州)中心城市规模普遍较小,中等城市数量较少。小城市和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欠佳,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较弱。贵阳与其他地州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较弱,与周边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作层次不高。
基础设施网络仍需完善。部分城市干道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的快速连接通道不畅,交通枢纽与产业园区、景区之间衔接存在障碍,城际间交通网络建设仍待加强。贵阳核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能满足人口迅速增长的需要,“大城市病”显现。区域能源、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有待提升。
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水资源丰富与工程性缺水并存,可开发建设用地少与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低并存,能矿资源开发粗放与新能源开发利用不足并存。贵阳等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加大,水污染防治任务重,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问题突出,生态系统退化和自然灾害风险大。
协调发展机制不健全。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依然存在,低水平市场竞争、招商引资各自为政和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普遍,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成本共担、风险共承、利益共享等协作协商机制尚未建立。
第三节 发展机遇
新型城镇化战略为黔中城市群发展提供新支撑。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实施,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主体形态,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板块,加快培育中西部城市群已成为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大举措,这将促使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向黔中城市群倾斜;同时贵州作为国家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先行示范区,也为黔中城市群加快探索出一条符合贵州城镇化阶段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驱动战略为黔中黔城市群发展培育新动力。国家积极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创新,积极培育发展的新动力、新空间,持续打造发展的新引擎,推进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利于黔中城市群对接国家网络强国和大数据等战略,并依托正在蓬勃发展的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新兴产业以及独特的生态、历史、文化等后发优势,引导创新要素与传统要素相结合,培育形成弯道取直、赶超发展的新动力。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黔中城市群发展厚植新优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贵州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有利于黔中城市群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放大生态本底优势,深入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新模式。
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为黔中城市群发展拓展新空间。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黔中城市群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展与欧亚市场的经贸往来,扩大开放领域;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全面推进和泛珠区域合作的深化,有利于黔中城市群密切与成渝、长江中游、长三角、珠三角、广西北部湾等区域的经济联系,开展产业分工协作,承接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先行走出一条与沿海沿边及内陆其他省份不同的开放合作新路子。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培育发展黔中城市群要遵循城市群形成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要素资源空间配置,加强城镇分工协作,走出一条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符合贵州省情的城市群发展新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深入推进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以贵阳建设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推进贵阳、贵安新区、安顺一体化发展为引领,推动核心经济圈建设,积极促进核心圈与辐射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分层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共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放平台合作联动;建立健全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促进要素高效自由流动,将黔中城市群培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兴增长极,为建设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协调进步、民族文化繁荣、生态优势突出、民主法治健全、人民幸福安康的多彩贵州提供强大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分工协作,协调发调。遵循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镇)、群内与群外等重大关系,统筹人口经济分布、基础设施网络配套、生产生活生态格局,增强城市群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优化供给,创新发展。大力推进路径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促进从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主导转为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要素空间配置和组合,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释放新需求,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人地和谐,绿色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自然地形地貌特征,优化调整空间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构建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平台支撑,开放发展。坚持以开放促发展,积极对接国家全方位开放战略,搭建国际国内开放合作平台,拓展开放领域,提升开放层次,深化产业、经贸、人文、环境等合作,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提升对周边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改革引领,共享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群形成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发挥好政府在空间管制、基础设施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供给、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等方面的作用,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
第三节 战略定位
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 2025》,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态产业,培育先进产业集群,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建设成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先导区、山地特色旅游基地、大健康产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商务会展中心,西南地区重要的金融、商贸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
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先行示范区。提升大中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推进安顺市、都匀市、贵安新区、播州区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凯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绿色集约高效城镇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力度,率先在城市群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山地特色的融合、集约、高效、生态、多元型的城镇化道路,形成与全国其他省份不同的山地特色城市群培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探索扶贫开发与城镇化融合推进的新方向,把城市群作为实现全省大扶贫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
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加快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深度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泛珠三角合作等战略,高水平建设国家级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加强与全国重点区域及周边省份的合作,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着力,构建立体开放通道体系,扩大开放领域,全面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为全省对外开放水平迈入中西部前列发挥重要支撑带动作用。
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群。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共建共保,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发挥气候环境优势,依托特有的山、水、林、田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营造山水城市,打造绿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和谐社区,塑造一批山地特色景观和建筑群落,构筑山城相融、城在林中、园在城中、水在园中、村在景中的宜居宜业宜游绿色家园。
第四节 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围绕带动贵州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创新能力较强、产业链群比较完备、要素有序流动、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开放程度较高、生态环境宜居的城市群。
综合发展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传统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高速成长,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优势特色轻工等支撑作用愈加明显,制造业与服务业实现深度融合,形成西部地区极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城市间产业协作不断深化,区域整体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对贵州的引领作用更加强劲。
城镇体系结构形成新格局。贵阳核心城市和贵安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凸显,核心圈层建设成效显著,区域性中心城市迅速成长,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增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不断优化,有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形成,通信、能源、水利设施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对外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镇综合承载力得到有效增强。
创新开放能力成为新动力。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增强,创新平台和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型、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步伐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基本建成。
生态环境建设构筑新优势。资源利用更加高效,融合、集约的开发模式成为主导,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绿色产业、绿色生活和绿色城市建设探索出新模式和新路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提升,生态产品市场化供给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生态红利得到充分释放,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后发优势。
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新支撑。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市场化配置要素和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保、产业发展共兴、创新资源共用、多规合一的机制基本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创新,重点跨界地区一体化、同城化步伐加快。
到 2030年,创新型产业成为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引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互促互惠,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大中小城市(镇)协调有序,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人民生活和谐幸福,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绿色、融合、创新、多元型城市群。
第三章 优化空间布局
遵循以线连点、以点带面、集约高效、疏密有致、组团集聚、串珠相接的山地特色布局理念,做强核心城市,重点推进黔中核心经济圈建设,依托快速交通干线,推进各种要素向辐射区域的重点轴带、主要节点城市适度集聚,构建“一核一圈四带五心多点”的空间结构,形成核心引领、圈层推进、五心支撑、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
第一节 建设核心经济圈和通道经济带
做大做强核心经济圈。“十三五”时期黔中城市群发展的重点是打造以贵阳中心城区、贵安新区为中心,周边清镇、修文、平坝、龙里、贵定、息烽、开阳、瓮安、福泉、都匀、西秀、惠水、长顺、普定、织金、黔西等高速公路 1小时以内可通达城市组成的黔中核心经济圈。坚持规划共绘,产业共兴,设施共建,环境共治,生态共保,社会共享,先行推进核心经济圈一体化、网络化发展,建设成为带动黔中城市群及贵州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进一步做大贵阳中心城市,加快贵安新区建设,加强中心城市、城市新区、中小城镇、产业园区间的有机联系和空间整合。积极推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加快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突出交通、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增强基础设施支撑保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优质丰富生态产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率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完善贵安新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推进一体化发展,创新跨行政区域开发合作新模式,统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
建设四条通道经济带。依托高铁等重大交通干线及其沿线大中小城镇,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壮大沿线重点城镇规模,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带。依托贵阳至昆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干道,建设贵阳-安顺经济带,推进高铁沿线综合交通大通道及网络建设,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资源精深加工、旅游等产业,加快推进与滇中城市群等区域的合作发展。依托贵阳至广州和贵阳至长沙高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等干道,建设贵阳-都(匀)-凯(里)经济带,推进综合交通网、特色产业带、生态旅游带和新型城镇带建设,加快推动生态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业发展,培育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促进与长江中游、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等区域的合作发展。依托贵阳至重庆高速铁路、兰海高速公路等干道,建设贵阳-遵义经济带,加强高铁沿线交通网络建设,促进经济带内城市间产业分工合作,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旅游、特色轻工等产业,打造高铁沿线无障碍物流“绿色通道”,促进与成渝城市群的合作发展。依托贵阳至成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贵阳-毕节经济带,推进高铁沿线交通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能源电力等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推动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做大特色农业,提升物流和文化旅游业,促进与四川、重庆相关区域的合作。
第二节 做大做强核心城市
贵阳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新区建设、新城建设为重点,强化规模集聚和功能提升,推进贵阳和贵安新区联动发展,形成协同整合、有机分工的核心载体,培育成为黔中城市群和西部地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经济发展引擎。
提升贵阳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建设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增强大数据、高端制造、金融商贸、科技信息、文化教育、旅游服务、会议会展、综合交通主枢纽等核心功能,提高首位度。积极培育新引擎和新动力,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前沿与关键技术、先进管理模式,建设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西部科技金融创新城市。挖掘发扬阳明文化,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增强贵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形成与周边省会城市 2至 3小时交通圈。拓展对外开放服务功能,高水平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全面增强参与国际国内合作竞争的层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和建设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调整疏解非核心功能,积极培育发展卫星城市,不断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推动一些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向外转移。加快贵阳至贵安新区城市轻轨、花溪至龙里城市大道等贵阳与周边城镇的连接通道建设,推进与贵安新区、清镇、修文、龙里同城化发展,推动贵阳市所辖部分县(市)撤县设区,到 2020年,贵阳中心城市(含贵阳中心城区、贵安新区、清镇市、修文县和龙里县城)力争建设成为 5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
高水平建设贵安新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支持设立区域总部、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高起点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建设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创新引领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培育和发展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服务业品牌,建设绿色金融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智慧旅游集散中心、会展中心、中国南方数据中心、双创示范基地、科教研发基地。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民族特色鲜明、生态家园特点突出的健康休闲养生胜地。加快市政设施建设,高标准配置公共服务体系,建成产城互动,城乡一体,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的现代化、人文化、生态化的新兴城市,把贵安新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创新发展试验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和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助推黔中城市群融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到2020年贵安新区人口达 100万人。
第三节 积极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加快培育遵义、安顺、毕节、凯里和都匀 5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优化行政区划设置,促进与邻近区县同城化发展。
遵义中心城市。把遵义打造成为黔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接成渝城市群东南部的中心城市,带动黔北区域加快发展。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建设以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新材料、化工产业为主导的资源深加工基地,以白酒等为重点的特色轻工基地。弘扬红色文化,以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目标,建设具有跨省旅游集散与组织服务功能的旅游组织中心和商贸流通基地。加强与贵阳中心城市、重庆及周边其他重点城镇相连接的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增强综合交通副枢纽功能。加快推进遵义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与重庆、四川南部地区重点城镇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积极承接重庆 IT产业、汽车、摩托车配套产业转移,做大遵义中心城市规模,重点推进新蒲新区建设,推进中心城区各城市组团有序开发,建成连接中心城区与绥阳、仁怀之间的城市主通道,推进绥阳城区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推动绥阳县撤县设区,到 2020年,遵义中心城市(含遵义中心城区和绥阳县城)人口力争达到 200万人。
毕节中心城市。把毕节打造成为川滇黔区域中心和对接成渝城市群西南部的中心城市,带动川滇黔交界地区加快脱贫致富。发挥煤炭、农特资源优势,建设煤炭等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和重要的农特产品加工基地,进一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精细化工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毕节国际内陆港建设,建设川滇黔交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加强旅游服务基地建设,与周边城市共同打造赤水河红色旅游线路。做大毕节中心城市规模,建设城镇间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交通干道,全面推进七星关区、大方县城、金海湖新区三个板块同城化发展,推动大方县撤县设区,到 2020年,毕节中心城市(含毕节中心城区和大方县城)人口力争达到 100万人。
安顺中心城市。把安顺打造成为黔中城市群重要的增长极,带动贵州西南部地区加快发展。围绕构建山地旅游产品体系,突出屯堡文化特色,着力推进产业融合、业态创新、产业化发展,将安顺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避暑休闲度假胜地、山地型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打造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促进地方特色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设高技术制造基地。积极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着力发展健康养生、医药、养老、药食材等产业,促进大健康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安顺中心城市规模,推动主城区、平坝城区、乐平组团、普定片区组团式发展,规划建设安顺轨道交通,促进安顺主城区与普定、镇宁同城化发展,推动普定县撤县建区。到 2020年,安顺中心城市(含安顺中心城区和普定县城)人口力争达到 100万人。
凯里中心城市。把凯里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中心、黔东南装备制造业基地、农特轻工产品加工基地,带动贵州东南部地区加快发展。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苗族文化,积极对接湖南、广西旅游市场,强化区域旅游组织中心地位,积极发展农特产品加工、民族特色轻工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支持凯里市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业。做大凯里中心城市规模,加快凯里-麻江同城化,建成凯麻同城化轨道交通;推进都匀-凯里一体化发展,建成都凯城际快道、城际输气干线,到 2020年,凯里中心城市(含麻江县县城)人口达到 50万人。
都匀中心城市。把都匀打造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农特轻工产品深加工基地,带动贵州南部地区加快发展。积极整合周边区域特色旅游资源,发挥本地的布依文化特色,提升旅游服务和组织功能,依托区域特色农特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贵广物流大通道,建设西南地区对接“一带一路”的商贸物流中心,积极承接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绿色智能装备制造业。做大都匀中心城市规模,到 2020年,都匀中心城市人口力争达到 50万人。
第四节 加快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和特色小城镇
加快完善县(市)域中心城市功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产业支撑和人口集聚能力,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升县域中心城市支撑功能。进一步壮大县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县(市)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有序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积极融入城市群产业链和生产网络,形成与大城市合理分工的城市功能。加强县城公共供水、市政道路、燃气、信息网络、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允许有条件的、聚集人口能力强的城镇按照相同人口经济规模城市市政标准进行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重点城镇成为中小城市。
加快特色小城镇发展。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要求,加快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连接城乡、聚集产业、承接人口、辐射带动的能力,推动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以城关镇、中心镇和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不同功能小城镇。规划建设一批文化古镇、数字小镇、电商小镇、创客小镇、避暑小镇、养生小镇、茶业小镇、药业小镇、酒业小镇、体育小镇、航空小镇,使特色小镇成为新的经济业态。增强旅游配套服务功能,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创建以“生态、怀旧、文化旅游”为特征的“国际慢城”。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综合承接能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到 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小城镇。
专栏3-1 重要节点城市和示范小城镇 |
重要节点城市。西县城(20-40万人口)、织金县城(15-20万人口)、开阳县城(15-20万人口)、瓮安县城(15-20万人口)、金沙县城(15-20万人口)、息烽县城(5-10万人口)、福泉市区(15-20万人口)、仁怀市区(25-30万人口)、贵定县城(10-15万人口)、惠水县城(10-15万人口)、长顺(5-10万人口)。 示范小城镇 交通枢纽型:遵义鸭溪、普定白岩、大方黄泥塘。 旅游景观型:花溪青岩、修文六广、汇川板桥、西秀龙宫、西秀旧州、平坝天龙、贵安新区高峰、西秀七眼桥、镇宁黄果树、七星关清水铺、黔西素朴、贵定盘江、凯里下司、凯里舟溪。 绿色产业型:乌当羊昌、白云牛场、清镇卫城、开阳南江、息烽九庄、仁怀茅台、遵义枫香、七星关青场、大方六龙、织金桂果、龙里醒狮、惠水好花红、麻江宣威。 工矿园区型:修文扎佐、息烽小寨坝、清镇站街、红花岗深溪、仁怀茅坝、遵义尚嵇、绥阳风华、西秀轿子山、西秀宋旗、平坝夏云、平坝乐平、普定马官、织金猫场、贵定昌明、凯里炉山。 商贸物流型:开阳龙岗、开阳楠木渡、遵义虾子、镇宁江龙、都匀墨冲、长顺广顺,瓮安猴场,福泉牛场、金沙沙土、黔西钟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