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

金融扶贫阜平模式时间: 2017-02-22信息来源:课题调研组 作者:hjr_admin 责编: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河北省阜平县走出了一条“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
新路子,被称为“金融扶贫阜平模式”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施精准扶贫,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批示精神,2014年河北省阜平县开展了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创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河北省阜平县走出了一条“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新路子,被称为“金融扶贫阜平模式”。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阜平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是实施“农业保险全覆盖”。“农业保险全覆盖”是指通过丰富保险产品、创新运行模式、提高政府补贴等方式,实现农业保险在险种上覆盖全县主要种养业品类,在参保面上通过“基本保障+补充”的模式实现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全覆盖的普惠效果,构建架构合理、品类齐全、运行规范、保障有力的农业保险全覆盖运行体系。

  二是构建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参加农业保险并有资金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可用保单向担保公司进行反担保;担保公司以扶贫贷款担保基金作保障,对贷款提供担保;有关银行提供担保贷款。

  三是加强贷款贴息扶持。单笔贷款5万元以下的贷款农户按期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后,凭贷款合同、还款结息单等相关手续,向财政部门提出贴息申请,由财政部门按有关规定给予50%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两年。

  四是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动、多方参与、普农惠农”的原则,采取边采集、边办理的方式建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将融资性信息与工商、税务、国土、公安、信访等方面的主要社会性信息进行整合,逐步建立简明实用的诚信体系;以“三户联保”模式作为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广应用,树立“信用也是财产”的社会共识,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提升社会信用管理水平。

阜平模式的实践效果

  阜平把“农业保险全覆盖”作为金融扶贫工作的突破口,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联办共保试点,构建架构合理、品类齐全、运行规范、保障有力的农业保险全覆盖运行体系,通过产品创新和“基本保障+补充”方式实现覆盖全县主要种养业品类的普惠效果。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保险+贷款”的金融扶贫模式,为农户投资提供信贷支撑,有效利用扶贫资金,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农户的风险保障显著增加。2015年,阜平县共办理农业保险451笔,覆盖176个村4.27万户,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090.63万元,承担风险金额11.43亿元,为2.01万户(次)农户支付保险赔款1483万元。

  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在农业保险先试先行、提供风险保障和融资支持后,阜平的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截至2015年,该县大枣、核桃种植规模比2012年分别增加2.5万亩、5.37万亩,肉牛、肉羊饲养量比2012年分别增加3600头、14.5万只。2016年,在县政府出资统一投保政策的支持下,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初具规模,11个乡镇的1400余户农户投资食用菌产业,1206户贷款9180万元,8家龙头企业贷款6000万元,完成土地流转6300亩,建成标准大棚2000多栋,出菇约3700万棒。

  三是贫困人口显著减少。阜平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后,农民增收明显,贫困人口显著减少。2015年,阜平“两种两养”(大枣、核桃、肉牛、肉羊)共计增收6700万元以上;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10.8万人减少到7.05万人。

阜平模式经验

  一是从省到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为试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2014年7月,省金融办发布了《关于支持阜平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实施意见》;随后,县政府制定了《阜平县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实施方案》等文件,为“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试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是建成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解决了金融进农村的平台问题。2015年,建成了覆盖全县各乡镇、村的金融服务网络,解决了金融进农村的信息不对称、人力成本高、组织力量薄弱等难题。

  三是选定经办机构,探索“联办共保”农业保险经营模式。2014年8月,阜平县人民政府与人保财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市场助推阜平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战略合作协议》,进行农业保险的联办共保试点。双方分别设立农业保险专用账户,保费收入和保险赔款按照5:5比例分配和分摊,分别发挥行政优势和技术优势协同推进农业保险,降低了推进成本和难度。

  四是认真研究保险方案,因地制宜地创新农险产品。人保公司对阜平金融扶贫试点项目高度重视,总公司—省公司—市公司—县公司四级机构全力参与,对政策要求、产品需求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调研,设计出四类符合政府要求和农户需求的保险方案,分别是“阜平县金融扶贫示范县农业保险全覆盖产品方案”“阜平县农户平安险组合方案”“阜平县政府综合责任保险方案”和“阜平县意外伤害保险方案”。

  五是财政补贴其他涉农险种,为农户提供全面风险保障。阜平向全县推广农户平安综合保险,为农户提供人身意外险保额5万元、家庭财产险保额1.85万元的综合风险保障。每户25元的保费由县财政全额承担,为农户提供总计29.66亿元的人身风险保障和10.97亿元的家庭财产风险保障。此外,县政府还推行“一元民生保险”,即保费为一元钱,由县政府全额承担全县22.8万元的保费,保险金额为每人10万元,防止农户因意外致贫,因意外返贫,提高农户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保险意识。

  六是创新“农业保险+贷款”联动机制,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阜平县“农业保险+贷款”的联动机制主要有三种途径:首先是贷款担保+农业保险反担保。县政府成立注册资金1.5亿元的县惠农担保公司,本着“扶持产业,旨在扶贫,兼顾风险,全力惠农”的原则,对参加农业保险并有资金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农业保险保单可作为惠农担保公司的反担保。参加农业保险和三户联保的农户,经过“村推荐、乡初审、县惠农担保公司和银行(保险)联合审查”的工作流程后即可获得融资贷款。农户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后,由财政部门给予50%贴息。截至2016年5月,通过农业保险和担保之间的联动机制共发放担保扶贫贷款3.04亿元,其中农户2769户,1.95亿元;企业33家,1.09亿元。其次是保单质押贷款。农户可用农业保险保单向当地合作银行获取一定额度的保单质押贷款,用于扩大再生产。2015年,农户以这种方式获得贷款586笔,贷款金额4083万元。最后是保险资金支农融资。2016年6月2日,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已在阜平首期投入5000万元进行支农融资;2016年6月28日,人保集团与阜平县政府签约“政融保”项目,安排了1亿元专项额度,向农户提供额度大(10万元起)、成本低(利率6%左右)、方便快捷(向保险公司或惠农担保中心申请均可)、期限灵活(6个月~3年)的保险融资。

  七是建立了巨灾风险补偿机制,保证试点项目的可持续性。县财政一次性注资3000万元设立保险基金,每年保险赔款小于保费收入而产生的结余,自动留存在基金池,不断扩大保险基金规模。此外,还建立了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由县财政部门在当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政府部分的25%以内提取,也进入保险基金池,专户存储,专项核算,滚动累积,以备巨灾赔付。保险基金和巨灾风险准备金提高了政府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确保保险扶贫的健康持续。

  八是明确了费用资金比例,有利于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阜平县农业保险联办共保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县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提取联办共保份额保费收入的20%作为综合管理费用,专项用于农业保险的组织、宣传、培训、承保、查勘定损、理赔服务和奖励等相关工作,有利于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阜平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是探索出了金融保险扶贫的新路子。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贫困地区首先要有资金支持,才有条件去探索农业产业化,才能真正走向脱贫致富。阜平的“金融扶贫、保险先行”模式,通过积极推动农业保险,为农民兜住风险、提升信用,担保机构和信贷机构才有信心跟进。这种“农业保险—担保—贷款—财政贴息”之间的联动机制解决了农户“担保难”“贷款难”和“贷款贵”的难题,为农业规模化投资和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是保险机制的杠杆效应放大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在阜平的“金融扶贫、保险先行”模式下,政府每投入1元钱的扶贫资金作为保费补贴,就可以通过保险机制转化若干倍的风险保障,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具有杠杆放大效应,政府可以实现“花小钱办大事”。2015年,阜平县政府投入391万元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撬动了1090.63万元的保险资金,使全县农户获得了11.43亿元的保险保障,资金的杠杆效应达到了292倍,显著放大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能。

  三是兼顾了普惠扶贫和精准扶贫。一方面,通过实施保险全覆盖项目,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险保障范围,体现了保险扶贫的普惠性;另一方面,保险作为市场化机制,为贫困农户参与的产业化项目提供较高的风险保障,与传统的“撒芝麻盐式”的扶贫方式相比,具有以小撬大、保障对象和保障金额明确等特点,能够使政府的扶贫资金精准地投向农业产业化项目和相关农户,精准地帮助农户脱贫致富。(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研究》(项目号:12BGL074)的阶段性成果)■

调研组成员:冯文丽    王    芳    王学刚    黄英爽    耿江薇

成员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保险学会


(责任编辑    马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