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土地区所 > 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

贾若祥,窦红涛||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重大意义及发展重点时间: 2024-04-02信息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作者:贾若祥、窦红涛 责编:GJS

作者简介:贾若祥,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窦红涛,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重大意义及发展重点



  摘 要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 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硬道 理的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坚持创新是核心要素、人才是重要支撑,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人力资源;现代化产业体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指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随后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时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掀起了新质生产力研究新热潮。
纵览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形成逻辑和发展途径等的探讨。宋葛龙认为,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3]。盛朝迅认为,新质生产力包括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具有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要素配置优的特点[4]。赵振华通过与传统生产力对比,提出了新质生产力五方面的基本特点:一是从主体来看,新质生产力大多由运用新技术的新产业承载;二是从成长性来看,新质生产力呈现加速发展趋势;三是从劳动生产率来看,新质生产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四是从竞争环境看,新质生产力的进入技术门槛比较高,利润率相对较高;五是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看,新质生产力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能够开发和利用更多的生产要素[5]。杨蕙馨等学者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还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智能化、数控化、复杂化、精细化的生产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6]。陆园园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所在,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二是加快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四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7]。周文等学者认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应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性谋划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8]。程恩富等学者认为,必须加大顶层布局力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宏观指导;大力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拓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优势,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基[9]

综合来看,“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已成为普遍共识,但关于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发展路径等的研究仍处于起步期,相关认识还有待深化拓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大战略使命,是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正确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对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的认识,提出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和相关保障措施,为更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一、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支撑。由“新发展阶段”到“新发展理念”到“高质量发展”到“新发展格局”到“新质生产力”,这都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的系统战略部署,整个过程是环环相扣地深入推进,与时俱进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扎实系统的战略支撑,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一)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历史演化及时代创新

法国经济学家、重农学派创始人弗朗索瓦·奎奈在其著作《谷物论》中首次提出了“生产力”概念[10]。他认为,“只有农业才能使财富增加”,“大人口和大财富,可以使生产力得到很好的发挥”[11]。他所指的生产力是土地生产力。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进一步拓展了生产力的概念,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指出,社会财富的增长不仅取决于参加生产的劳动量,更加重要的是取决于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从而增加生产量[12]。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比较生产力”的概念,认为不同国家生产力的差异取决于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以及它们的价格[13]。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生产力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并强调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该国财富和福利的关键决定因素,主张国家应该通过适当的政策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4]。总的来看,早期生产力理论经历了从最初的土地生产力到劳动生产力,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15],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从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力量,也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他认为,生产力不仅包括物质生产力的物质性方面,还包括生产关系的制度保障方面。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持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同时,马克思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他反复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6]211,但他并不认为科学技术就是构成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而是通过与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结合,改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性能或提高劳动者能力,这种结合的程度、质量、水平的不同也就造就了生产力在结合前后的不同,即传统生产力与新生产力的不同。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形成了系统丰富、内涵深刻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缺乏强劲发展动能,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抢占了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制高点,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生产力发展脉搏,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我国发展生产力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使生产力发展方向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协调,与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一致,超越了传统低劳动力成本、低要素获取价格、低附加值的粗放型发展路径,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和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等关键支撑作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须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生产力,以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逐步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新质生产力必须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依托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尤其是颠覆性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通过新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通过新产业不断创造新价值。新质生产力的“质”强调“质优”,区别于大量消耗劳动力、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等传统生产力要素,新质生产力更多体现在生产要素的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上。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17],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能够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协调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绿色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开放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共享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目的[18],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好满足新时代新征程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发展理念瞄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聚焦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重大转变,进一步优化生产力中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关系,促进生产力发生质的跃升[19]。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在于创新,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新科技为产业发展赋能,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质生产力是绿色发展的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最鲜亮的底色,要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质生产力是注重开放协调的生产力,要按照协调成为内生特点和开放成为必由之路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开放性,与时俱进地从更宽领域和更广区域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加快推进生产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跃升。新质生产力是以人为本的生产力,要按照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新质生产力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助力将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逐步变为现实。
新质生产力是体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强大引擎和内生动力,通过颠覆式科技创新赋能未来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质增效,推动生产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显著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物质财富。同时,新质生产力通过新技术新产业带动劳动力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提升,不断增加全社会高素质劳动力的有效供给,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提高知识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创造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精神财富。
新质生产力是服务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产力。从畅通国内循环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通过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有针对性地加快补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逐步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快夯实新发展格局的现代化产业基础,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提高我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的发展韧性。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在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同时,通过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重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大幅提高我国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高水平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全球资源要素向我国流动汇聚,提升对国际循环的链接融入,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从而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互促互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质生产力是能够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根植于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科技突破,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显著体现,有了较充分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应对前进道路上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就更有底气、信心和能力。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和支撑构建新安全格局,并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一是以加强重大科技攻关为引领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锻造一大批“硬科技”“杀手锏”技术,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推动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高科技化,形成以高新科技驱动内涵式发展的生产力新形态。二是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增强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形成对国际上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20]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能力、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我国适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能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是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我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传统动能增长乏力,新兴动能成长不足,必须加快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二是有利于妥善应对外部遏制打压。随着我国快速发展,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全方位围堵遏制打压,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构筑“小院高墙”,滥用科技霸权实施脱钩断链,对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尽管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但与西方国家还有巨大差距。从科技创新投入看,2022年美国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达到了7132亿美元,占GDP的2.85%,位居全球第一,我国科技研发投入达到3万亿元,约为美国的三分之二,占GDP比重(2.55%)也低于美国。从创新成果看,2023—2024年,美国科技巨头相继推出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领域标志性产品,引起世界轰动,而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应用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较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抢占科技和产业制高点,夺取发展主动权,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防范化解外部遏制打压,确保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牢牢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二)有利于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支撑。一是有利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据统计,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全要素生产率仅为美国的40%、德国的44%、日本的63%左右。从人均GDP来看,2022年我国人均GDP为1.27万美元,而美国为7.63万美元,德国为4.83万美元,日本为3.36万美元,我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6.64%、德国的26.29%和日本的37.79%,生产力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还有巨大差距(2)。只有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够创造足以支撑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二是有利于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创造一大批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把“蛋糕”做大做优,把“蛋糕”切好分好,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三是有利于推动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支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四是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绿色GDP,通过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五是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综合竞争力,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向我国流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重大问题,促进国际合作关系的加深和发展,更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建设。

(三)有利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

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先导,以高标准市场体系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动力源泉,以高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度协调的区域经济布局为重要载体,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为有力支撑,以高品质生活为最终目的[21]。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目标、路径和载体上具有高度一致性,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必然是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的过程。新质生产力以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根本动力,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加快摆脱过度依赖劳动、资本、土地、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传统发展路径,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催生新科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使经济发展的效率、效益和质量显著提升。

(四)有利于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新质生产力通过推动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实现高水平均衡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突破高水平供给的关键瓶颈,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使供给体系和供给质量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更好地满足新需求。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创造新业态新就业岗位,促进高质量就业和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以高质量的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三、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承载和具体表现,改革开放是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重要途径。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战略部署的系统集成和进一步升华,是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硬道理的战略举措,其核心目的就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更优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加快推进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以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引爆”新质生产力。要将科技创新深深根植在产业发展的沃土之中,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不断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重塑产业竞争新动能新优势,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根基。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快推进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不断释放人才红利,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要素保障。要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激发新质生产力内生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在生产力不断迭代升级的进程中,科学技术一直是核心驱动因素,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会通过对劳动者和劳动工具赋能,并不断拓展劳动对象,从而大幅度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发生质的跃升。纵观人类文明史上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跃升,都得益于科学技术在当时出现了重大突破,从而推进生产方式发生颠覆性转变,并在当时催生一系列产业发展新业态和经济发展新模式,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跃升。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创了以机械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机械化大生产逐步取代了自耕农,机械化大生产深化了劳动分工与协作,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当时的新兴产业比如纺织业、服装业、煤炭开采业等得到蓬勃发展,促进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形成和不断发展壮大。19世纪中期,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催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电气时代”的生产力较机械化时代的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当时的新兴产业更多地体现在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领域[8]。20世纪中期,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获得重大突破,催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而且科学技术呈现出多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状态,新兴产业则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诸多领域,产业业态越来越广泛,推动生产力发生跃升的支撑点越来越多[22]。从人类社会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历程来看,科技革命是生产力大幅提升的“引爆点”和“加速器”,而且越是后来的科技革命,其对生产力的加速效应愈是呈现倍增甚至指数增长的效果。当前,我们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且科学技术呈现多点突破、群发性突破的态势,尤其是在信息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正处在关键科学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的“关口期”,这些领域颠覆性和前沿性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必将会催生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生产力产生大幅度质的跃升。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要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干部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开展技术革命,建设一支既懂政治又懂科学技术的工人阶级科学技术队伍[23]。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实际,开创性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随后在多个场合进行了系列论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新时代新征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和必由之路,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定创新自信,抢抓科技创新的战略机遇,勇攀科技高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尽快实现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24],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科技领域的“卡脖子”环节,瞄准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加大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力度,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重塑我国科技竞争新优势,通过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引爆”新质生产力。同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渠道,不断将中国深厚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推进科技优势转换成现实生产力。

(二)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如果没有人的因素,生产力则无从谈起。在生产力的要素组成中,人是最为活跃和最为主动的因素,是生产力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核心支撑。科技创新的迭代突破、劳动工具的创造和使用、劳动对象的不断拓展,都离不开人,而且,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只有和劳动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保障。从现实看,我国技能型人才仍然不足,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26%,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促进科技创新的不断迭代突破,推动劳动工具的不断改造升级和劳动对象的不断拓展,从而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生产力不断发生质的跃升。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在生产力发生跃升的关键时期,人都是发挥着关键性主导性的作用,正是人类不断地发明创造,催生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劳动工具的迭代升级,并相应地拓展了劳动对象,“引爆”生产力发生质的跃升。

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享用者均为人,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和兴邦之大计,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能动主体[23],而且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将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而转化为支撑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正处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换的关键时期,我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科技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首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性核心支撑。虽然当前我国人口增速正在放缓,但人口红利优势正在加速形成,而且随着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优势不断凸显。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形成素质优良、规模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加快培育创新领军人才和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放眼全球加速集聚科技人才,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发挥人才对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作用。既着眼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军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以高水平创新人才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基垒台,又要着眼我国门类齐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三)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是经济之本和发展之基,是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的具体支撑,要让科技创新深深根植于产业发展的土壤中,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根基。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产业体系,不同的产业体系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愈是发达的生产力,其产业体系愈先进。在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生产力阶段,以自耕农为特色农牧业在生产力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力得到普遍应用,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很快取代传统自耕农生产而在生产力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电力的普及和使用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大幅度拓宽了工业发展领域,催生了与电力相关的产业发展新业态和经济发展新模式。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产业的业态进一步拓展,现代服务业得到蓬勃发展,生产力又一次产生重大的跃升。当前科学技术正在加快演进,很多领域的科学技术正处在大突破的关键时期,由此也推进产业不断发生深层次的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蓄势待发,产业发展的业态越来越多元化,不同产业形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产业发展绿色化智能化特点越来越明显,生产力又一次面临重大的质的跃升。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当前,我国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必要的产业支撑。但是也要看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相比,我国在产业发展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产业体系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领域短板瓶颈突出,集成电路设计领域通用高端芯片、模拟芯片、EDA软件等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CPU自给率不足1%,生物医药中有90%以上是仿制药,原研药、创新药占比低,研发材料、设备仪器、试剂耗材严重依赖进口,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总体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不少。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发展的不断迭代升级重塑我国产业综合竞争优势。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加快应用性技术研发,通过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推动短板产业加快补链、优势产业加快延链,传统产业加快优链、新兴产业加快建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效率和效益,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持续推动我国产业不断迈上价值链中高端。产业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核心载体,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产业持续优化升级。以研优产,以产促研,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渠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内生动力。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抢抓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带来的重大机遇,重塑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打破国际产业分工传统路径依赖,通过换道超车开辟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重塑我国产业竞争新动能新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信息产业发展,促进数字经济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促进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25],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所带来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具有更强的规模效应,而且内部可循环,可以更好摊薄研发和生产成本,通过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不断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从而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和强大动力支撑[26]

(四)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我们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先进生产要素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同向作用,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使先进优质生产要素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顶梁柱”作用;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民营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提低、扩中、调高”,逐渐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激发劳动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获得感强愿消费,夯实消费对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推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激发新质生产力内生动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着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职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市场公平有序竞争,为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四、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保障措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回答而且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要完善相关举措,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遵循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制度环境和保障措施。

(一)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战略导向作用,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围绕新质生产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用系统观念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找准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爆点”,推进我国科技领域的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加快实现关键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加大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在解决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同时,加大原创性和应用性技术研究,重塑我国科技竞争新优势,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强大的集中决策、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能力,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扎实推进科技强国建设,通过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催生新质生产力。运用系统观念,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挥政府的战略引导作用,激发企业、科研机构等相关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战略引导与核心支撑作用,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将优质要素更多集聚到能够引爆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形成既有顶天立地的核心创新支撑,又有铺天盖地的多元化创新支撑的发展新格局,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有机统一。

(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提升有效市场的效率和效益

新质生产力是对生产要素的进一步优化配置,从而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在这一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高发展效率和效益,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发生质的跃升。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推动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7],促进生产力加快发生质的跃升。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加强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能够激发新质生产力的领域聚集。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要求,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导向,尤其是要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使之成为新质生产力中最主动、最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

(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通过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畅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渠道,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大幅跃升。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极大地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克难制胜,成就事业。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诚信经营、勇于奋进的良好氛围,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互促互进。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的磅礴精神力量。在国家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我国科技工作者要把科技创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国家伟业中去,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树立敢于勇攀科技高峰的雄心壮志,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并推进产业创新不断实现“从1到N”的跨越,从而促进生产力实现质的跃升。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微观“细胞”,而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强烈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精神是宝贵的社会资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以科技创新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有序布局未来产业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产业支撑和精神支持。

(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

形成新质生产力除了技术因素外,制度因素也尤为重要。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持续提高生产力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保障。新质生产力是通过对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的优化组合而形成的新型生产力,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从而更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生产要素向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配置,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形成合力,以质取胜、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按照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一方面加快“立”,即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各方面制度更加规范科学、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加快“破”,即通过深化改革加快破除不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同时,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发展生态。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通过“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协同发力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有效市场体现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上,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有效激发各类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积极性,旨在提高发展效率和效益;有为政府体现在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上,推进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加快实现重大突破,加快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激发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的活力,持续把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优势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优势。


结  语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现实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我们系统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硬道理的进一步概括和升华,需要我们遵循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推动科学技术加快实现革命性突破,不断优化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产业发生深度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形成当代先进生产力,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