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若祥研究员在经济日报发表文章: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时间: 2024-04-08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贾若祥 责编:GJS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优势明显,以占全国约1/10的陆地面积,集聚了全国1/4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以上的经济产值,是继东部沿海地区之后推动我国区域经济梯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接续区,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拉开了中部地区崛起的帷幕。2019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召开,提出要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更大功夫,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为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方向。经过5年多的发展,中部地区发展已经站到了更高起点上。同时要看到,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支撑中部地区的产业根基。实体经济是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核心内容,是支撑中部地区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基础“骨架”。要通过科技创新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通过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中部地区“强身健体”。将科技创新深深根植在产业发展的沃土中,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企业创新主体力量作用,不断推动“由0到1”的科技成果原创性突破和“由1到N”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将中部地区厚植的科技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发挥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更好衔接其他重大发展战略。要做好“借势”和“借力”发展的文章,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深入推进与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联动,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通过重大战略为加快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充分利用中部地区交通便捷、发展空间大、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的优势,发挥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增量器”作用,不断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激发中部地区内生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推进中部地区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关键一招”。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各种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提高中部地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融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力度,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更多高能级对外开放合作平台。畅通对外开放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主动对接新亚欧大陆桥、西部陆海新通道。完善对外开放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对国内外要素资源的吸引力。
铺展中部地区的绿色底色。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细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举措,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修复,夯实中部地区的生态屏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大力推进生产生活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流域市场化多元化横向生态补偿,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