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
发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民增收作用的对策研究时间: 2016-10-20信息来源:周红民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相比仍显缓慢,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足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新型城镇化可有效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受教育水平、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因此,发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力度,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民就地市民化。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收入;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5)07-0031-04
DOI:10.16528/j.cnki.22-1054/f.201507031
作者简介:周红民,中共桂林市委党校讲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解决“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自耕自营的小农经济向专业化、协作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半手工、半机械化农业生产向机械化、信息化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将有效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促进城乡发展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距。因此,应将新型城镇化工作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变化情况
我国农村改革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率在不同时期虽有所起伏,年际间也时有波动,但总体看收入水平已实现较大幅度提高。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3.6元,[1]2013年已增至8896元。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主要包括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近年来随着农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198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97.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72.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8.2%;至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为4025.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5.3%,与1985年相比,工资性收入增加55.8倍,同时农民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见表1)。[2]
二、新型城镇化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可有效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市民化,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城乡一体化,从根本上打破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障碍,实现农民收入的全面提高。
(一)新型城镇化可实现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地规模经营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农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变市民、城镇数量及规模逐渐增大的历史过程。城镇化建设既可促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和农业人口有序转移,有效吸纳农村人口,缓解人地矛盾;同时,城镇化建设也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业从业者数量减少,农民人均资源占有增加,资源整合配置将更加合理,通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有效改变农民收入不稳定、收入提高缓慢局面,进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新型城镇化可提高农产品的有效需求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可吸收大量农民进入城镇生产、生活,由农产品的生产者转变为农产品的需求者,且随着农民市民化的实现,其在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上也将与市民相同,这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对农产品的质量和种类将有更高要求,进而促使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高商品率、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形成既增产又增收的局面。
(三)新型城镇化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城镇化进程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城镇化会带来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而第三产业可吸纳不同知识层次的劳动力,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其中,商贸业、服务业、餐饮业、仓储业等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的特点,尤其适合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6.1%,不仅与发达国家74%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甚至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3]因此,我国第三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能大量吸收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四)新型城镇化可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
一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将扎实推进。农村教育投入少、经费短缺、农村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等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同时城市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管理模式也将日渐深入影响农村教育,[4]既可实现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又可促使农村教育结构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将逐步化解,公共服务逐渐实现全面覆盖,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也将随之解决。可见,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为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平台。
(五)新型城镇化可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实质上是城市和农村要素双向流动过程,是收入反哺与要素反哺的全面带动过程。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经济要素向高回报地区流动,即城镇化以其特有的集聚效应使人口、资源和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集聚,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同时,城市也会对所在区域和周边农村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资金流、物质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将周边地区经济网络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将自身的创新活力及对高科技研发的潜能优势向周边地区释放,带动所在区域和周边农村经济有效升级,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局面,进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市民化,全方位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市民化程度低导致其非农就业不稳定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农民工队伍迅速壮大,2013年农民工总量已达26 894万人。但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中仍有2亿多人尚未获得非农人口户籍,无法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均等化服务,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稳定、有效转移,进而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劳动力素质取决于受教育水平的高低。高素质的劳动力是非农转移和城镇化的有利条件。但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未受过系统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对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方式接受能力较差,无法有效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及掌握市场行情的需要。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我国老一代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占61.2%、高中文化程度占12.3%;而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占60.6%、高中文化程度仅占20.5%。[6]另外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农民工中从事建筑业的人员比重逐年递增,从事制造业的人员比重逐年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仅能选择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可见,受教育程度偏低是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持续提升。
四、发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民增收作用的对策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方面,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各地应结合当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领域配套制度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另一方面,放宽农民进城落户条件。除特大城市需依据城镇化发展状况控制人口规模外,小城镇、县城、中心镇和小城市可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有序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民及其家庭成员在城镇落户,使其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待遇。
(二)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一是规划先行。以政府为主导,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城镇规划全过程,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科学制定符合区域持续发展的产业定位及城镇功能规划。同时,引入“弹性规划”理念,根据城镇发展的动态可变性和多样性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政策。
二是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应根据城镇功能的定位、发展目标,加强城乡统筹规划,重点抓好以通讯、交通、供水供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布局建设学校、公共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三是加强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各地不同规模的城镇应强化自身优势,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发展新兴产业,优先发展有就业容量的产业。
(三)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力度,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背景下,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大力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渐完善学校校园校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师资配置、教学评价标准等软硬件设施,有效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二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质量,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应在工资、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并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增设偏远农村中小学教师人才津贴,改善偏远学校教师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适当提高农村学校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促进形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以县级职教中心为核心、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普通中小学及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农村职成教网络体系,建立政府扶持、多元办学、农民受益的教育培训机制。同时,围绕当地产业特色、主导产业及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为农民提供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培训。
(四)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民就地市民化
一方面,加快中、小城市发展,把加快中、小城市发展作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攻方向。中、小城市的发展不仅能加快城镇化进程,而且有助于引领和带动所在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有助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实现市民化,进而降低市民化成本。另外,中、小城市与农村连接相对紧密,其发展有助于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重点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应与疏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发展特色产业及服务“三农”相结合。[7]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要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同时,应根据小城镇发展特点、特色资源和发展潜力,培育发展农贸型、旅游型、交通型等专业特色镇。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4 [EB/OL]. [2014-12-21].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
[2]农业部. 2013年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决” [EB/OL]. [2014-12-21].
http://www.gov.cn/xinwen/2014-02/13/content_2613940.htm.
[3]中共中央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刘利民.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 [J]. 求是,2012(23):55-57.
[5]林毅夫.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转移农村人口 [J]. 职业技术教育,2004(9):31-35.
[6]国家统计局. 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EB/OL]. (2014-05-12) [2014-12-22].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5/t20140512_551585.Html.
[7]孙立行.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辨析 [J]. 区域经济评论,2014(1):22-28.
(责任编辑:任春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