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新思路时间: 2016-11-14信息来源:冀素兰 许广灵 渠丽娜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如宏观调控由需求管理转变为供给管理、经济政策更加突出为以微调为主、新的开放战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等。我们要充分把握当前历史机遇,构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新思路,如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促进经济增长要素的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增长要素;改革与创新;产业空心化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6)03—0036—04
[作者简介]冀素兰(1979—),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许广灵(1979—),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经济史;渠丽娜(1979—),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
DOI:10.16331/j.cnki.issn1002—736x.2016.03.004
Chinese Macroeconomic Policy Adjustment in the New Normal
Ji Sulan, Xu Guangling, Qu Lina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economy is facing new risks and challenges in the new normal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acroeconomic policy adjustments have some new features, such as macro—control from demand management turn to supply management, economic policy turn to fine—tune adjustment, the new strategy of opening up becomes the new support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e must fully grasp the current historic opportunity to build a new idea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adjustments, such as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loose monetary policy and active fiscal policy, further promote reforms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other factors.
Key words: new normal; growth factors;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dustrial hollowing一、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风险与新挑战
过去十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GDP增长率居世界前列。虽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无论是资本积累,还是技术进步、结构变化,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如在经济转型中由于改革红利的释放为我们带来了后发优势,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发展竞争加速了追赶进程,但是,也应看到,经济高速发展中潜在的风险。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种经济增长模式和南北方较大差距的增长速度同时共存,超大体量的GDP规模必将为我们的后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正是受益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特色,我国的经济增速比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高。同时,也是由于发展不平衡,我国在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更多,问题更复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虽然产生了许多新的增长动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风险与新的挑战。
(一)新风险
1. 大规模刺激政策留下的后遗症(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2015)。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原来所采取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都已停止。企业融资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容易,原有的许多项目不能继续获得融资支持,资金链断裂,逐渐成为烂尾工程。一些企业在经营中因资金周转不灵,甚至走向破产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增加了社会就业压力。银行的逾期贷款增加,贷款不良率上升。过去由于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造成了一些地区房价长期居高不下,如今在新常态下面临着暴跌风险。像钢铁和水泥等行业以往因过度投资造成产能过剩,现在面临着严重的亏损风险。这样一来,实体经济中的一些无效益或低效益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从而引发较大的金融风险,而地方政府因负债过高,也将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2. 外部国际经济环境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主要表现为全球流动性泛滥、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和金融市场动荡。这些都直接给我国的商品出口带来巨大压力。我国出口增幅明显放缓,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消失,甚至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截至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而美联储在2014年又停止了资产购买计划,并在2015年开始进入加息期。日本、欧元区也都在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市场货币供应量,导致世界主要货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大量的资金非常规流动,这些都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3. 我国面临产业空心化的新风险。近几年,我国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总体规模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重要支撑。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当第三产业规模超过第二产业后,国家经济将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马宇,2015)。这是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企业大量向国外迁移,本国制造业规模大幅缩小,就业人数迅速减少。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第三产业规模超过第二产业规模的阶段,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发生产业空心化的风险。而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状也加剧了产业空心化的风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一些开支出现大幅增加,而劳动力却严重短缺。一方面,给经济增速带来下降压力;另一方面,也给政府财政支出带来巨大压力,如果严重还将导致出现政府债务危机。在我国经济还不发达而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现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4. 面临发展动力转换的新风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转换过程中面临发生断档和失败的风险,一旦发生,必将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目前我国依靠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转换,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还不完善,一直依赖投资和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向以消费为主的动力转换。旧的支柱产业进入了衰退期,虽然新生的战略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主导性和对经济增长的牵引力不足。以往一直依赖的经济增长点正在放缓,而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没有形成规模。如果在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过程中出现发展动力不足或者断档,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严重失速的风险(郑嘉伟,2015)。
5. 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风险。在过去赶超发展的经济形势下,各级政府都发挥了重要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建立了以投资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辅之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二者相互作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赶超。虽然在很早,我国就认识到了这套发展体制的问题,着手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大幅依赖投资和进出口的情况更加突出。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方式就必须向创新转换。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正确行使政府对市场的调节和监管职能。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换过程中增长动力差异较大,可能会由此加剧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使经济发展中出现断层,从而拖慢发展速度,未来几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二)新挑战
1. 发生财政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增加。进入新常态后,金融风险将会进一步凸显。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因为社会需求量大,各类资产价值处于上涨期,一些隐藏的矛盾和风险很容易被高速发展掩盖。但在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速放缓,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面临调整,过去的风险化解机制和手段调整不及时,会使被高速发展掩盖的矛盾和风险暴发出来。如过去盈利的制造业企业,由于成本上升和社会需求不足,将出现经营性亏损;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可能因为市场的饱和和需求量减少而破灭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如果调控及时得当,把风险控制在较小范围,可以通过时间来消化化解;但如果调控不当,就可能引发系统风险,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2. 提前进入增长性衰退的风险增加。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增长动力不足,境外媒体和一些学者关于是否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声音有所增多。但与东南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相比,我国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在进入经济增速转换期后,我国财政和金融风险可控,工业化水平较高,出口产品种类较多,内需市场潜力巨大。所以出现追赶中断的可能性较低。但是,我们亟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避免进入“增长性衰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逐步完善中,改革进入攻坚期所面临的阻力和难度更大。在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过程中如果原有增长动力减弱过快而新增长动力发挥不了支撑作用,经济增长就有可能会进入增长性衰退的阶段。
3. 平衡宏观经济的难度增加。随着经济的增长速度、结构和动力的转变,宏观经济运行与过去相比呈现不同特点,如果不能有效调控宏观经济目标间平衡,将直接阻断经济持续增长。首先,平衡经济增长和物价之间的难度加大。在经济高增速时期,需求对增长的拉动效果明显。受需求增长影响,加工贸易产业能够承受物价上涨的压力。增长的投资虽然使物价上涨,但其衍生的生产能力能够抵消物价上涨压力。过去的十年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高增长和低通胀状态。但是,在进入新常态后,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消费为主,物价上涨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其次,平衡收入和投资的难度增加。在高增速时期,通过引导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大幅提高劳动效率,收入增速较快。过去十年,农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进入新常态后,农民人均收入增速将减慢。而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使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减少,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速。再次,继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难度增加。由于技术壁垒的存在和发展差距的缩小,从国际上获取先进技术的难度增加。尤其在产业升级后,因为与发达国家产品直接竞争,在居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逐步健全,对生态保护更加严格等条件的影响下,会大幅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优势。最后,社会持续稳定的难度增加。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历史,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经济发展、社会和政治矛盾都将出现。因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民众的诉求会由解决温饱问题向提高社会公平和正义转变,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贫富差距、生态稳定、吏治腐败和食品安全等问题,都可能引起社会矛盾加剧,影响社会稳定。
二、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政策的特征
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调控面临较大调整、转变。我国政府必须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的特征才能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达到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目标。当前,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特征有如下四点。
(一)宏观调控由需求管理转变为供给管理
过去,我国一直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以经济扩张来影响社会总需求,通过需求拉动经济高速增长。在新常态下,我国及时做出政策调整,不再像以往以刺激总需求为主,而是转为以供给管理为主。供给管理就是要放松管制,进一步激发市场的活力,从而增加有效的商品、服务供给。如通过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减轻企业的税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措施,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空间,唤醒企业活力,激励企业创新的目的。进一步打破国有企业在一些行业的垄断地位,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二)经济政策更加突出为以微调为主
在过去,为了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政府往往是根据短期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频繁地运用需求管理政策来调节经济,从而造成了调控政策的大起大落。在进入新常态以后,我国调控政策不再以短期的经济增长率作为主要目标,更多地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上,逐步对政策进行微调,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
(三)着眼于中长期目标进行调控,依靠改革和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
进入新常态以后,我国将不再追求通过强刺激政策来实现经济短期高速增长,而是转为依靠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充分释放微观经济主体活力。我国政府正在着手重新界定政府的权力边界,进一步将应该由市场管理的事情交还给市场,通过限制政府权力来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创新这一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作用,使企业通过生产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经营方式创新来获得更快的发展。
(四)新的开放战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支撑
在新常态下,未来不但我们的产品要走出国门,我们的资本和技术以及优势产业都要走出去,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与其他国家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促进地区和区域的共同繁荣。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的影响力,加快实现我国制造产业升级,积极发挥我国的一些优势产业作用,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话语权,从而拉动我国需求。如丝绸之路经济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战略,通过区域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将消耗大量的钢材和水泥等生产资料,同时带动我国铁路交通设备、建筑材料和集成控制系统等方面的需求。
三、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新思路
2015年,我国经济稳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如何在稳增长与促改革、调结构之间取得平衡是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核心问题。
(一)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6年我国的经济增速目标已经调整为6.5%,政府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经济增速跌破底线,引发通缩。首先,要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们一直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进入新常态后,应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进行降息降准的同时,还要加快实施创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如抵押补贷款和借贷便利等来增加流动性。调节货币市场流动性,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同时,可以通过减少我国的外汇占款,使货币市场适度宽松,从而降低企业短期融资成本。
(二)完善有利于结构优化的财税体制
我国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结构优化的财税体制。财政税收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杠杆和重要工具。政府要进一步降低结构性税负,通过启动结构性减税增加企业收益,帮助企业渡过经济调整期,激发企业的生产活力。进入新常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公共支出,将资金较多地用于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李扬,2015)。
(三)推动经济增长要素改革
加快实施资本、技术、土地等经济增长要素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动,推动我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增长。
第一,要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降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导通过市场规则来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大力推行简政放权,政府要通过建立权力、责任和负面清单来确定自身定位。要充分利用低通胀的有利契机,加快推进煤、水、电、气等资源的定价改革,尽快建立起市场定价机制。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消清壁垒,逐步建立开放的市场体系。
第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地方财政改革的目的就是降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突出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公平竞争的企业组织体系。中央尽快出台指导国企改革方案,明确国企功能和定位,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和国际竞争的能力。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快建立混合所有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第三,加快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行存款保险制度等,加快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放开金融市场,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合理竞争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鼓励融资创新,加强市场监管,使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获得更多地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外汇体制改革,方便境外投资,完善企业在境外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第四,加快推进土地管理改革。根据土地的种类和用途来分类设计有效的土地管理改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形成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引导农村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和流转,科学合理使用农村土地。
第五,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改革。尽快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制定和规范职务发明、技术入股等政策法规,加快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合法权益;通过给予一定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构建创新驱动的发展机制,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创新,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产品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来形成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运用公开透明的科学技术创新交易市场机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四)淘汰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
当前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我国的产能过剩并不是个别行业面临的问题,而是涉及很多行业和领域的问题(王志伟,2015)。许多企业由于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过高、融资债务过重而面临生存危机。帮助企业顺利渡过危机,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是稳增长的当务之急。
第一,加快通过刺激国内外市场需求来消化过剩产能。要淘汰一批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的企业,提升一批质量和效益稳定的企业。积极开发国际市场需求。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未来五年,仅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就达35万亿美元。这已经吸引了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关注。我们要尽快拿出具有吸引力的方案,把这些需求变成我国企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要进一步激发国内市场潜能,打破地方主义壁垒,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统筹兼顾各地区发展特色,积极消化过剩产能。
第二,加快推进企业破产清算。在各级地方政府所辖国有中小企业中,还有许多长期处于停产状态而没有进行依法破产清算,其三角债和职工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形成了大量僵尸企业。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间三角债恶性循环,同时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稳定压力。如果这些企业能够依法破产清算,就能够有效地解决部分企业间债务,使职工也能够依法享受破产企业待遇,缓解地方政府压力。
第三,通过“减负”重新激发企业活力。在新常态下,政府应当主动担责。政府要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扶持,多给企业提供资金、项目、补贴上的支持,积极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负担。2016年,我国经济不再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而是通过采取预调和微调等手段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发展效率,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动态平衡。
总之,在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需要积极作为,通盘努力,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打破原有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形成的定式思维,要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保护经济发展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政策,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尽快使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扬,张晓晶. 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 [J]. 经济研究,2015,(5):4—19.
[2]马宇.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政策转型分析 [J]. 现代经济探讨,2015,(10):10—14.
[3]王志伟. 新常态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J]. 社会科学研究,2015,(4):20—27.
[4]郑嘉伟. 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J]. 当代经济管理,2015,(5):39—44.
[5]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2014—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3):5—33.
[责任编辑:汤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