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
2017年中国经济“L型”筑底时间: 2016-11-27信息来源:唐福勇 作者:ws 责编:
“为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在‘十三五’期间,中央定调的经济年均增长6.5%是底线,政策将会托底。”以上是11月22日兴业研究宏观报告中表述的观点。
在这份名为《“L型”寻底:2017年度中国经济展望》的报告看来,201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GDP当季度同比增速均保持在6.7%,“L型”底部初见。展望2017年,经济内生动力的培育与“十三五”规划所内含的政策目标之间的互动,将继续勾勒经济在“L型”底部区域运行的形态:从前者来看,经济仍然存在下行压力;从后者来看,6.5%应该是政府必守的经济增长“铁底”。
报告认为,对于外贸,外部环境或稍好转,但本币汇率高估将继续抑制外需。对于投资,去产能叠加出口仍然乏力,将抑制制造业投资;房地产调控影响房地产投资,并对政府土地收入造成不利影响;基建投资也将受房地产调控波及,而财政扩张空间有限,预计不得不更多寄望于PSL、PPP等创新融资工具。对于消费,收入增长面临放缓压力,由此也将对消费造成影响。
报告认为,在对经济增长影响日益巨大的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速或因股市反弹而小幅走高,但幅度有限;房地产业增速将被商品房销售放缓拖累;政府支出增速放缓将导致其他服务业(主要为公共服务)走低。与此同时,受产能过剩和外需低迷影响,2017年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将处于下行通道。
在物价方面,报告预计,2017年PPI将由2016年的负增长转正,高开低走,全年约为2.4%左右。CPI或略低于2016年,全年涨幅或为1.9%,并呈现一三季度略高、二四季度略低的振荡走势。
房地产投资方面,在2016年10月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中,在土地供给上展示了与过去不完全相同的思路。与2010-2011年的政策相比,本轮调控格外强调扩大供地。从中央政策看,2016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上半年投资运行情况报告就曾提到,“一二线等住房供应紧张的城市要采取扩大新增供地、盘活存量土地等方式扩大土地供给,防范土地价格快速上涨。”从地方政策看,在2016年国庆前后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22个城市中,有16个城市明确提到要“加大住宅用地供给”,更有14个城市将“加大住宅用地供给”列为调控政策之首;而反观2010-2011年期间的调控,各地方的政策文件均把“抑制投机性需求”列在调控政策的首位。截至2016年9月,上述16个城市房地产投资累计完成额占全国的63%,住宅投资累计完成额占全国的66%,对全国的影响不容忽视。
政策展望方面,报告认为,在财政政策方面,为应对经济潜在的下行压力,基建投资仍需保持一定增速。但随着基建投资盘子的扩大,维持一定增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为此,2017年PSL、PPP等工具或得到更加广泛运用。在财税改革方面,2017年将继续深化税制改革,比如加快个税改革,从以个人为纳税单位转向以家庭为纳税单位,通过增加专项扣除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2017年还将继续推进央地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改革,比如,进一步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将“中央不兜底地方债务”落到实处等。
对于货币政策,需要在稳增长与防泡沫间寻找平衡。在利率方面,在经济下行周期末期,政策利率的降息幅度通常比较有限,同时考虑到2017年CPI将持续高于1.5%的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存、贷款基准利率或不作调整,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性或有所加大。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方面,PSL规模的扩大对降准具有一定替代作用。此外,2017年人民币汇率弹性或继续增强。
责任编辑: 万山
责任编辑: 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