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马克思的若干论述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意义时间: 2017-01-10信息来源:李义平 作者:hjr_admin 责编:

内容摘要    马克思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资本,货币的本质、纸币及其流通规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及其创新,平均利润及其形成条件等论述,对于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有着现实启示:GDP掩盖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实体经济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应当充分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并不支持多发货币刺激经济的宽松货币政策,央行多发的纸币有时作用是消极的;通过超额剩余价值不断引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模式,是马克思笔下市场经济的主要生产模式,其本质是创新,因此调整经济结构是当务之急,而创新需要社会条件;平均利润表征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社会资源的最佳分配,一些非自然垄断的部门凭借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抑制了创新的冲动,其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之现象需要加以克服。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货币的本质    结构调整    创新
作    者    李义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实体经济和虚拟资本,货币的本质、功能、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创新,平均利润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经济,制订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十分深刻的启发意义。

 
马克思关于实体经济和虚拟资本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资本论》研究的是实体经济,因为那个时代的经济学家,从魁奈、亚当·斯密到马克思几乎共同认为只有实体经济才是真正创造财富的经济形态,货币及虚拟资本只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卷第一章开宗明义地写道:“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1]马克思这里所讲的使用价值,是作为物质产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由这样的前提出发,马克思认为只有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其他的如官员、演员、服务人员等的劳动都是非生产性劳动,与之相关的部门也是非生产性部门。

        马克思研究了社会总资本及其再生产,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讲的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马克思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依然坚持实体经济的原则。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宏观经济的概念是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品是指一个生产周期内社会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马克思具体把它分作第Ⅰ部类即生产资料的生产,第Ⅱ部类即消费资料的生产。与社会总产品对应的是社会总产值,即两大部类的产品的全部价值之和。国民收入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另一个宏观经济层面的概念,同样被严格地限制在物质生产部门,即在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掉一年内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余下的那部分价值,可以分解为V+M两个部分。其中V的部分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生产的自己的工资,即劳动力的价值。M的部分在资本主义社会为资本家所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是要在社会所需的非生产部门重新分配的。马克思所研究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指的是实体经济的循环、周转和再生产。

     马克思把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即纸质复本叫做虚拟资本。纸质复本一旦作为独立的形态就有了脱离实体经济的独立的运行。马克思指出:“作为纸质复本,这些证券只是幻想的,它们的价格涨落和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价值变动无关,尽管它们可以作为资本价值流通。”[2]马克思特别指出虚拟资本的活动越来越具有赌博的性质,他说:“由这种所有权证书的变动而造成的盈亏,以及这种证书在铁路大王等人手里的集中,就其本质来说越来越成为赌博的结果。赌博已经代替劳动,并且也代替了直接的暴力,而表现为夺取资本财产的原始方法。”[3]被马克思称为越来越成为赌博的虚拟资本相对独立的运行及其收益,并不代表实体经济的运行及其收益。马克思指出:“只要这种证券的贬值或增值同它们所代表的价值变动无关,一国的财富在这种贬值或增值以后,和在此前是一样的。”他强调:“只要这种贬值不表示生产亦即运河运输的实际停滞,不表示开始经营企业的倒闭,不表示资本在毫无价值的企业的白白浪费,一个国家就绝不会因为名义货币这种肥皂泡的破灭减少分文。”[4]

     马克思的以上论述具有历史穿透力,切中我们当下的现实问题。这些论述告诉我们:

     1. 实体经济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年法国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弗朗斯瓦·魁奈甚至认为,只有农业才是提供纯产品的部门。今天看来,农业和制造业依然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根基。农业问题的实质是谁来养活中国,而制造业的实质则是谁来装备中国的问题。正是因为如此,美国在反思了过度金融化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虚拟经济带来的危机后,高调回归实体经济。德国更是提出并实践着工业4.0版的战略。

     2.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范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使用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既包括实体经济,也包括非实体经济,看不出实体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在GDP的掩盖之下,片面追求GDP,更是忽视了对实体经济的足够重视。

     3. 有一种误读,认为产业结构的进步就是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一些地方脱离实际,拔苗助长地发展服务业。确实,配第—克拉定理以及库茨涅茨的论述都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会下降。在工业化阶段,工业部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会提高。在工业化后期,工业部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会降低,服务业的贡献会越来越大。库茨涅茨描述的产业递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并没有否认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实际情况正是因为实体经济的扎实发展,才有了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和进一步的分工。服务业内容十分丰富,没有现代的智能化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现代服务业。抛开实体经济,不加分析地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时髦的口号拔苗助长,发展的只能是餐饮、零售、休闲之类的服务业。

     4. 没有科学而严格的规制和管理极易形成赌博。人们投资股票是为了盈利。投资股票的盈利有两种途径,一是分红,二是买进卖出挣差价。更多的投资者倚重于买进卖出,即炒股。炒股就是押宝,就是赌博。然而只要这种赌博如同马克思所讲的“不表示运河运输的实际停滞,不表示已经开始经营企业的倒闭”,就与实体经济和社会财富无关。宏观调控应把工夫下在实体经济上,对于股市的上涨没有必要过度兴奋,对其下滑也没有必要过度紧张,要做的是完善规则,而不是过度地行政干预,因为不可能没有尽头的干预。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及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化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最初商品和商品的偶然交换中,例如1只绵羊 = 2把斧头中就包含着货币的因素。2把斧头既是真正的社会财富,又扮演着货币的角色,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危机。在交换过程中货币之所以最终演化成贵金属,是因为虽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即金银的特质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马克思强调,货币是有价值的,一件商品之所以能与一定数量的货币,即相当重量的重金属相交换,是因为二者内涵的价值量相等。

     马克思研究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指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例关系,与同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关系。假定同名货币一年流通一次,有多少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就需要多少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如果同名货币一年中充当两次支付手段,那就只需要相当于商品价格总额一半的货币。货币只是一个交换的媒介。

     马克思研究了纸币,强调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纸币不过是贵金属货币的价值符号。他指出:“纸币是金的符号或货币符号。纸币同商品价值的关系不过是:商品价值观念的表现在一个金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纸币只是代表金量(金量同其他商品一样,也是价值量),才成为价值符号。”[5]纸币是由国家强制实行的,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既然纸币是金的价值符号,那么,纸币的发行限度就是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马克思指出:“只要纸币确实是代替同名的金额来流通,它们的流动就只反映货币流本身的规律。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如果今天一切流通中的纸币已达到这些渠道所能吸收货币的饱和程度,明天纸币就会因商品流通发生变动而泛滥开来。一切限度都消失了。”[6]如果纸币超过了自己的限度,就会造成纸币的贬值,即通货膨胀。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对于现实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启迪是:

     1.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并不支持多发货币刺激经济的宽松货币政策,货币只是交换的工具而不是刺激经济的手段,多发货币只会稀释财富。以1双鞋换8只面包为例,8只面包既是现实的财富,又充当着货币的角色,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危机。在纸币出现以后,8只面包换8元钱,8元钱买一双鞋,由于8元钱是财富(8只面包)的代表,也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危机。在仍是8只面包的情况下,想要两双鞋,银行又多发了8元钱,一共16元钱,造鞋的人会发现第一个8元钱用完了,第二个8元钱买不到东西了,因为第二个8元钱背后没有财富的支撑。过度的多发纸币会稀释财富,造成币值不稳,人心惶惶,催生过度理财及股市炒作。马克思引用一个银行家的话告诫,资本便宜会助长投机,就像牛肉和啤酒便宜会鼓励人们贪吃嗜酒一样。

     2. 中央银行多发的纸币有时作用是消极的。银行多发的纸币并不是资本,中央银行所进行操作的手段常常是贷款,并因此创造了金融资产和负债。托马斯皮凯蒂在其著作《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如果中央银行可以简单大笔一挥就增加本国或世界的资本,这倒会是奇怪的事情。”[7]

     中央银行多发的货币可以起好的作用,也可以起坏的作用。好的作用是企业产品确是市场需要,只是缺少货币,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可以帮助它渡过难关,进入正常生产,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坏的作用是如果说企业本来就应该通过结构调整被淘汰,这笔贷款只是延缓了其被淘汰的时间,甚至会压抑进一步的创新。皮凯蒂也持这样的观点,他写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依赖于这种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实体经济。如果中央银行发放的贷款能够让接受者渡过难关,避免最终崩溃(这可能会减少国民财富),那么,当形势稳定下来且贷款归还后,我们可以认为美联储的贷款实际上增加了国民财富,或者说至少是避免了国民财富损失。另一方面,如果美联储的作用仅限于延长借贷方的破产时间,甚至还有可能阻碍有活力的竞争者出现的话,可以认为美联储的政策最终减少了国民财富。”[8]

 
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及其创新的论述对我们的启示

     马克思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论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两种形式,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指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劳动生产率不变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总的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马克思浓墨重彩地论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他区分了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指出超额剩余价值是率先创新的资本家能够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本家阶级能够获得的。每个资本家都在努力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是大家都争取率先创新的内在动力。这种创新是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的,永远没有结束。马克思写道:“当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遍采用,因而比较便宜地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和它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差距消失的时候,这个超额价值也就消失。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9]这个过程并没有完结,他们会在新的层面上再一次创新,再达到一个新的制高点的平衡,这个新的平衡又被再一次打破。由此推进,永无完结。经济因此而发展,世界因此而进步。

     然而,创新并非仅仅我们通常所讲的技术创新,创新更需要社会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变革。马克思写道:“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10]

     马克思关于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论述启示我们:

     1. 在马克思的笔下,通过超额剩余价值不断引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模式,是资本主义社会即马克思笔下的市场经济的主要生产模式,其本质是创新,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的生产模式是长久的。马克思在无意之中证明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不是靠劳动力便宜,而是靠一波接一波的创新发展的,发展是创新的函数。一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资源约束条件和资源优势是不一样的,劳动力红利的逝去可以逼迫我们转变发展模式,走一条创新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对当前经济发展实乃当务之急。所谓调整产业结构就是提升产业结构,没有提升就是没有调整。具体是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的兴奋点。在马克思的笔下,这通常是通过个别资本家率先创新、获得超额的社会回报的方式实现的。二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通过竞争淘汰落后产能、落后企业,具体而言通常是通过危机、破产、兼并完成的。经济实践证明,在调整产业结构的问题上市场机制的作用比产业政策的作用更好,市场机制的作用具有强制性。此外,一国经济越是发展,产业结构越是复杂,越是适合企业而不是政府去探索实验。面对调整产业结构的重任,政府切不可实行过度刺激性政策。政府“懂”经济,就要“懂”规律,刺激性政策很容易复制已有的产业结构,刺激性政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相悖,刺激性政策的边际性收益急剧递减,刺激不仅需要成本,而且错失的可能是经济在高层次发展的机遇。

     3. 创新是内在的,是市场主体的自觉行动,不仅需要技术条件,更需要社会条件。创新是内在的,即创新是市场主体奋勇当先的自觉行动。按照马克思的逻辑,那些率先创新、能够获得率先社会回报的企业总能胜人一筹,而且因为马泰效应而拥有更多的机会。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一般都有危机感,因为后浪完全有可能越过前浪。创新因此成为不需要动员的自觉行动。仅仅把创新理解为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马克思所讲的社会条件的变革。这里所讲的创新需要社会条件是:(1)商品生产者是独立的产权主体,商品的命运就是商品生产者的命运。(2)知识产权得到切实的保护,创新者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3)没有行政壁垒,市场主体可以自由平等地进入各个产业部门,有着公平竞争原则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性基础。(4)社会文化既褒奖成功,又宽容失败,更鼓励创新所必需的冒险和“异想天开”。(5)价值规律充分而广泛地发挥着作用,优胜劣汰这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机制,像房屋倒在人们头上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发挥着作用。

 
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及其形成条件的论述对我们的启迪

     在《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考察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如果说此前马克思所考察的是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如何形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在《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考察的则是整个社会范围内的竞争如何使利润平均化,如何在社会各个产业部门最佳地配置生产要素,使资本各得其所。

     马克思的一个枢纽性的概念是资本的有机构成,即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资本的价值构成。马克思写道:“不同生产部门由于投入其中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会产生极不相同的利润率。但是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到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总之,通过这种不断地流出和流入,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会形成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本主义在一个国家的社会内越是发展,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条件越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就越能实现这种平均化。”[11]马克思这里所讲的资本主义越是发展,就是市场经济越是发展。

     马克思特别分析了利润平均化所需的条件,他说:“那种在不断的不平衡中出现的平均化,在下述的两个条件下进行得更快:(1)资本有更大的流动性,也就是说,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另一个地点;(2)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12]

     马克思的上述论述启示我们:

     1. 能否形成平均利润,是判断一个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是否成熟的标志。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社会内部有着完全的商业自由,消除了自然垄断以外的其他垄断,特别是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在一切领域市场能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曾举例说:“如果数量众多的非资本主义经营的部门(例如小农经营的农业)插在资本主义企业中间并与之交织在一起,这种平均化本身就会遇到更大的障碍。”[13]按照马克思的逻辑,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推论,如果由于行政垄断、特殊利益集团的作用、政府干预等致使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市场不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一种不成熟的、扭曲的市场经济。扭曲的市场经济是难以发挥市场经济体制应有的功能的。

     2. 平均利润是资源配置整体效率最大化的体现。它说明各种资本都得到了各得其所的利用。用西方经济学的概念表述,就是各类、各种资本的边际效益率相等。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的总体效率最大化。这是一个市场机制不断调整的过程,某种产品超过了社会的需要,社会就会把超过的部分淘汰掉。因为“社会在一定条件下,只能把它的总劳动中这样多的劳动时间用在这样一种产品上”[14]。淘汰掉某一部门多余的产品或过剩产能,就是社会资源的重新有效的分配。

     3. 基于以上的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以下各点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克服:(1)一些非自然垄断的部门基本上凭借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以致抑制了创新的冲动,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公。(2)由于房地产以及虚拟经济的利润回报高,致使资本不能各得其所,等量资本不能得到等量利润,在影响了利润平均化的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创新,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是不正常的。(3)民间资本不能平等地进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影响民间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 ,也影响了整个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4)劳动力不能充分的自由转移,一些部门成了独特的利益团体,一般劳动者很难进入。此外,由于户籍管理等原因,大量农民工也难以真正地融入城市,并由此产生了广泛的社会问题。(5)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各种审批,妨碍了平等进入,也产生了大量腐败。(6)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市场主体的角色,在造成低层次产能过剩时,又实行地方保护,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市场,难以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5][6][9][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148、147、354-355、350.
[2][3][4][11][12][13][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0-541、541、53、218—219、219、219、717.
[7][8]托马斯皮凯蒂. 21世纪资本论(中译本).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567、567.

 
编辑     李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