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当前经济形势判断与区域经济发展时间: 2017-08-07信息来源:马晓河 作者:qgy_admin 责编:

    2017年7月30日下午,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在北京召开第三次专题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政策创新”。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荣誉成员陆大道,正式成员陈耀、曹文炼、范恒山、辜胜阻、胡鞍钢、胡存智、李罗力、马晓河、仇保兴、史育龙、魏建国、杨开忠、张军扩、郑新立等人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以下是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的发言全文。

  第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已经完成了一个周期,长期实行积极和稳健政策,经济运行稳定在周期性底部。中国经济当前正在走向一个新周期,处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第二,本轮经济在下行阶段出现了跟以往不同的特点,即区域分化。上一轮经济周期,处在下行阶段的时候是2007年的第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从14.9%降到2009年的第一季度的6.2%,区域分化并没有现在这么明显。这次从2010年第一季度12.2%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6.7%,到目前区域分化非常严重。我觉得关键问题表现在结构转型上。本次结构转型最大的特点是在内外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产能严重过剩,受影响和打击最大的是西北、东北等资源型比重大、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地区,还有行业垄断严重地区。这些地区包括东北、西北、山西、内蒙古等。
  这些地区遇到的问题,在供给结构上,结构偏重、依赖资源、垄断僵化、没有新产业,或者是没有新优势、缺乏新动力。这些地区要与发达地区竞争,形成新的优势,在体制上、创新上、要素配置上是有缺陷的。在一个地区,新的比较优势形成以后,另外一个地区想跟它竞争,付出的成本代价要比现有地区高得多。当东部沿海地区的新经济、新动力形成以后,它的比较优势已经形成,这些落后地区想跟它学习或者是竞争是非常难的。“山头”已经占领,再去攻“山头”,成本是非常大的,但效果却不一定好。
  在需求结构上,地区之间的差异在缩小。但是,大家要注意,落后地区的内部投资、消费的失衡程度比发达地区严重得多。东北、西北等这些地区的群体收入结构的分化也比发达地区严重,高收入和低收入阶层的差距,按照五等分法,大部分经济落后省份的收入分化严重,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不足,购买力不高,带来的结果是内部地区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要想让消费代替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比较困难。没有消费,建了那么多的广场、大厦都没有用,消费上不去,这些地区都要凋敝。这些地区的中低阶层的消费水平非常低,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在供给上,传统的重型结构、资源型依赖、垄断僵化、缺乏创新,要想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是非常难的。
 
  今年上半年,这些地区经济增速从负转正,从过去的低位变成中位,这是值得欣慰的。但是,主要都是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而新经济增长不足,持续性不够。中国要消除地区差距,这些资源型、重型结构、垄断僵化的地区关键是要进行两个创新。一是制度创新,二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创新,新动力就没有支撑。为什么东北、西北的民营经济不行?因为东北、西北的民营经济跟浙江、江苏的民营经济不一样。东北、西北的民营经济对国有企业的依附性非常强,国有企业发展快,民营企业发展快,反之亦然。而浙江、广东民营企业的独立性非常强。为什么?就是因为体制。再看科技创新,当前中国进行新旧动力转化,急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式创新,靠国家,从上到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短时间内取得市场不能达到的创新成果。但是,影响产业整体转型升级的主要方面是社会分散式创新,这方面我们远远不够。社会分散创新跟集中创新需要的条件恰恰相反,不改革是达不到的。
  分散式的社会创新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市场的充分竞争,需要有市场空间自由,市场主体竞争没有空间限制。二是市场竞争领域要公平,减少垄断,或者很少垄断。目前中国消费市场的价格几乎达到了世界之最,我们的消费价格超过日本、韩国的价格。什么原因?就是商品生产环节进入的门槛高,出来的门槛也高。交易成本、税费负担都重,制度交易成本高,都转移到消费价格上。福利经济学上,在供给和需求曲线上,垄断利润来自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少有垄断是创新和竞争的必要条件。过度垄断会降低国家的总体竞争力、降低区域竞争优势。三是创新要有充分的创新空间。空间包括立体的、纵向的。创新者要有充分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新边界。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可以在东北、西北地区设计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示范新区,大胆创新。但是,我是很悲观的。东北、西北这些地区的发展还需要时间,市场的“山头”已经占领,要攻下来非常难。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