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雷:统一新思想,构筑新体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时间: 2023-04-02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 2022-11-29 作者:刘以雷 责编:qgy
编者按:2022年11月26日上午,黄河流域“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二十二次专题研讨会暨第二届黄河发展论坛·第六届鲁青论坛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举办。此次会议的主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顾问、中国投资咨询公司原首席经济学家,新疆兵团党委、兵团原副秘书长刘以雷在专题研讨会的线上发言。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朋友:
非常感谢主办方和论坛秘书处为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刚才各位领导和专家都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讲了非常好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我也深受启发。今天我主要从新阶段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围绕会议主题谈点不成熟意见和看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山东是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黄河干流山东段流经的25县(市、区),是山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优势独特,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座谈会时要求山东“三个走在前”,特别是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近年来,作为黄河流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山东充分发挥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在《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基础上,围绕生态环保、水利建设、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等出台9个专项规划,制定《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支持沿黄25县(市、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若干具体政策措施,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政策体系,推动了山东省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是强化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修复,着力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促进高质量发展。已累计向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补水10.5亿立方米,鸟类由187种增加到371种,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二是突出沿黄重点区域生态治理,统筹河道治理、堤防加固、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在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南四湖湿地保护恢复等成效显著,沿黄地区生态功能全面提升。三是突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山东与河南省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全国率先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实施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和黑臭水体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两清零、一提标”行动,黄河干支流17个国控监测点位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提高到88.2%。四是牵头建立黄河流域发展一体化协作机制。建立了科创联盟、产教联盟、要素市场化交易联盟及各类合作平台、高峰论坛等,强化协调联动,建立黄河流域海关关际一体协同机制,建设内陆港30个,黄河流域出口货物境内段综合运输成本下降20%。
然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黄河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水资源短缺以及能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依然突出,最大的短板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存在着的经济联系度还不高、合作意识还不够强、协同发展机制还不完善、产业倚能倚重、低质低效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因此,今天在这里就如何培育新的增长极、中心城市群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干什么的问题不再论述,重点就如何干、怎么干谈点不成熟意见和思考。
一是确实树立保护是为了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理念。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列讲话,没有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理念,就不可能有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深刻领会守护黄河安澜的重要意义,切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从流域自然单元协调好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生态保护工笔画绘就“高质量发展大画卷”。
二是建立更加科学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作机制。
没有良好的区域协作机制,就不可能实现黄河流域城市群、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强跨省合作,建立并完善相关省、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机制。创新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推动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际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以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等合作平台串联起一个探索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沿黄“朋友圈”。另一方面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切入点,以区域性的顶层设计推动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三是营造黄河流域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蓄能增势。
《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是千千万个企业和企业家,要提振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发展预期。从长远来看,优化营商环境决定着黄河流域周边城市发展的活力后劲,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凸显的“带动引擎”,更是黄河流域所有城市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之线”。要着力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政务服务、数字政府、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以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公正、更加有序、更加便利的市场体系和秩序,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便利度,促进市场主体恢复性成长,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在调整生产力布局和平衡西部发展这方面,主要涉及企业跨地区投资、产业跨地区布局、人才跨地区流动、创新要素跨地区配置,要从生产力要素、各种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组织的错位互补、协同融合下功夫,进一步凝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跨越发展关口,和全国同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四是完善黄河流域协同创新体系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支撑。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产业高级化的重要动力支撑,新业态、新产业、新经济的培育发展与创新紧密相关。因此,应构建黄河流域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推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围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和示范区,加强重大产业研发攻关、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两高”行业规范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能源结构有序调整。聚焦“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大力培育发展技术、数据要素市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是发挥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协同倍增效应。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黄河流域数字新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黄河流域数字新经济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黄河流域下游特别是山东等省发展指数远高于上游和中游省(区)。为此,下一步,要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在生态数字化治理、要素价值化流通、产业协同化赋能等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黄河流域污染物排放、能耗等情况进行生态预警和监测;另一方面,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与价值创造,建立数字赋能协同、多类产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库、策略库,全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数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