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的趋势性特征——在《读懂中国》第六分论坛上的主持辞与小结时间: 2021-05-29信息来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020-11-21 作者:陈文玲 责编:SJW
主持人陈文玲:今天下午的论坛,"读懂中国"平行讨论会第六平行分论坛由我来主持,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为在座的17位嘉宾主持这个论坛的讨论。这一场论坛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我想这也是中国以及全球都在关注的问题。经济全球化现在到底是退潮了,还是回头浪,未来会不会出现涨潮?这些问题摆在了全球面前,需要我们深刻思考。
今天上午、中午和昨天一天的会议,围绕这些问题有很多闪光的思想、观点,我想今天这一场论坛的17位发言嘉宾,都是这一方面的研究大家、专家、权威,希望这一场讨论会有精彩的观点或者叫观点精彩纷呈。
我们需要考虑全球到底是慢全球化、半全球化还是再全球化、新型全球化,当前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是共性还是个性,是当前的一个恶浪,还是未来会持续存在的一种现象?
我们需要考虑一些国家现在推行的去全球化,所谓排干全球主义的沼泽,这些东西能否成为现实?排干沼泽这种反全球主义的思维,随着一些政客下台或者消失,是不是其影响还会继续弥漫?一些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坚持一个国家利益之上、一个国家保持第一,永远第一,能否可持续?国际的大趋势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些国家的主张会给自身带来哪些伤害?
我们需要考虑百年不遇的这场新冠疫情,是否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一个“熔断剂”,它给人们有什么深刻的启示?它会不会成为疫情之后人们反思后连接全球的“粘合剂”?人类的明天、世界的明天、地球的明天,如何靠全球的力量共同维护和创造?
我们需要考虑目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它和经济全球化是伴生的还是相悖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最终殊途同归,还是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一些国家,比如说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遭遇了英国脱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创;另一方面,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签署了RCEP协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在加快。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中国对加入CPTPP持开放态度。中国也正在和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推进更大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发展,未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化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的研究,深刻的思考,特别是要具有前瞻性眼光来穿透历史,看到未来,选择正确的方向,使人类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
因此,今天特别荣幸做这个平行分论坛的主持。下面就行使我的权利,首先今天下午17位发言人,因为人数众多,时间必须要控制,每个人发言5-7分钟,最长不能超过7分钟,5分钟最好,所以到了时间,我也会提前几秒钟提示一下发言嘉宾,这是对每位发言嘉宾权益的保护,否则后面的发言嘉宾就是受损者。
下面我们特别荣幸邀请第一位发言嘉宾,他用视频的形式和我们在座的各位进行交流,他就是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他也是博鳌亚洲论坛和黑石集团的理事,曾经担任过巴基斯坦的财长,被世界有关组织评选为年度优秀财长,下面有请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先生发言!
主持人陈文玲小结:
今天的17位发言就到此结束了。今天下午的发言确实是精彩的观点纷呈,大家都在会场倾听了他们每一位的精彩发言。概括起来,我认为今天的发言有些共识,提出了四方面主要观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的、现实的历史潮流,全球化的本质与趋势不会改变。大家听到了王超会长、朱民行长、周弘学部委员、郭濂行长、马丁·雅克先生、谭海鸣院长等嘉宾都从这些角度诠释了他们的观点,提出全球化对每个国家都是公平的,发达国家也是受益者,但是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加以解决。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形式发生了调整与演化。特别是朱民行长、莫约女士、古温·萨克先生等,在这些方面阐述了他们的观点。表现为五个方面:1、全球化从商品的、资本的、物化的流动,转向技术的、服务的、信息的转动,朱民行长提出了软的经济全球化取代物化的全球化;2、从纯市场的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转向公平、补偿、稳定、安全,需要构建更具挑战性、公平性和持续性的全球治理体系;3、科技革命、数字化转型推动了新型全球化的加快发展;4、全球化现在受阻,全球化遇到很多挑战,包括莫约女士谈到的债务问题、不平等的问题、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同看法问题,去全球化合新的巴尔干主义等等;5、区域化也是全球化,全球化并没有停止,而是绕道前行,曲径通幽,刘志勤研究员提出了全球化退居二线,但是退而不休,还在等待时机,特别是刚才几位国内嘉宾和国外的嘉宾都提出来,RCEP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典范。
第三,新冠疫情是经济全球化灾难性崩溃之后重构新兴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变量。马丁·雅克先生、于欣伟主席和各位嘉宾都提到了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4点:1、马丁·雅克先生提出,2020年这场大灾难是1931年以来最大的危机,危机会使变革的步伐加快,取得惊人的发展,世界的秩序回不到1980-2016年的全球化,回不到1945年以来的全球化,更回不到1945年后形成的世界秩序;2、疫情使各国重新审视执政能力、执政理念、文化价值观、国民的道德水准,这也是各国文明、文化、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次PK。马丁·雅克先生还提出来,特别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力量;3、世界需要塑造有利于全球化发展的新型公共产品,布鲁金斯的李成先生、巴基斯坦的阿齐兹总理、土耳其的古温·萨克先生、印度尼西亚的尤素夫·瓦南迪先生都提到了这个观点,特别是巴基斯坦阿齐兹先生、土耳其的古温·萨克先生、印尼的尤素夫·瓦南迪先生还提到了“一带一路”给全球提供的公共产品;4、世界在疫情中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精诚合作,对抗对于全球来说是一场更大的灾难,比利时前首相提到了这些观点。
第四,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中需要合作,而非对抗。这个观点集中体现在李成、马丁·雅克这些嘉宾的发言里面,主要观点:1、贸易战既对对手不利,也伤害了发起贸易战的国家;2、脱钩既没有好处,短期内也没有可能,马丁·雅克先生说,如果脱钩起码需要20年时间,我认为20年时间可能全球联系更加紧密,而非脱钩;3、中美的对抗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使各个国家很难选择。中美是对抗还是合作,不是双边的问题,而是世界的多边问题,直接影响到世界的前途和命运;4、如果拜登执政,希望拜登政府和中国政府,面对世界的新变局,能够携手合作,或者回归中美的正常秩序,或者建立新型的中美大国关系。比利时前首相特别提出,希望大选之后的美国成为值得信任的伙伴;5、孙永福司长提出,作为中国来说要更加适应新兴经济全球化,要补短板,比如说服务领域的开放,比如说投资要更加开放,他还用了很多数字来说明一点;6、中国的区域发展,陈耀会长、于伟主席、张院长、潘院长都谈到了粤港澳大湾区,谈到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我们这些年取得的一些基本经验或者做法,有些嘉宾还谈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些案例。
今天的这个分论坛可以说非常精彩,虽然每个人发言时间不长,但观点非常鲜明。在此,感谢国创会为大家搭建交流思想、激荡思想的一个平台,感谢"读懂中国"给大家设置了第六分论坛的发言机会,也感谢国创会"读懂中国"给了我主持人这样一个特殊的角色,我没掌握好时间,非常抱歉,没有交流时间了,刚才会议主办方告诉我就不进行交流了,大家需要交流的,留微信也行,留电话号码也行,私下进行交流吧。
谢谢各位!再次感谢各位嘉宾莅临会议发表精彩演说,感谢坐在后排始终没有走的听众,感谢走了的听不见的表扬的听众,特别感谢在座的各位朋友一直坚持到现在,再次感谢!
责任编缉:祁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