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统筹区域发展要求解决的主要区域关系问题(4.1-4.2)时间: 2019-11-27信息来源: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年1月 作者:主编 陈宣庆 张可云 副主编 孙广宣 周毅仁 责编:qgy
统筹区域发展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协调区域经济关系,也就是解决区域经济冲突问题。区域经济冲突是区域经济竞争与区域经济联系(即相互作用)中,区域经济主体为追求区域利益而采取的有损于其他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利益,因而使区域经济关系偏离理想态的利益争夺行为①,表现为区际间的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地方保护主义等形式。从理论上来说,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等因素的存在,区域经济冲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经爆发了两轮区域经济冲突,目前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正在形成发展,并且很有可能愈演愈烈,需要引起政府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本章将重点分析区域经济冲突的表现和影响。
4.1 区域经济冲突的内涵
区域经济冲突是区域利益与整体利益矛盾的外在表现,也是区域利益的非帕累托改进形式。我们可以用一个两区域模型来分析说明区域经济冲突的内涵。
在图4-1中,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区域A和区域B的区域利益份额,曲线ab是现有制度条件下的利益可能性边界,OC是平均利益曲线,点D是现状利益空间分布点,点I是A区域利益现有条件下的区域利益均衡点。
我们可以看到,从点D出发,到扇形DEF内部任意一点(如点G、7)均是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如从点2到点G就是一个区域利益帕累托改进的轨迹,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区域B获得的利益要比区域A更大。这一轨迹逐渐偏离平均利益曲线,说明区域4、B的差距在扩大。与之相反,从点D到点H的区域利益帕累托改进轨迹中,区域B获得的利益要比区域A更小,并且这一轨迹逐渐靠近平均利益曲线,说明区域A、B的差距在缩小。不过,在扇形DEF内部,不管以何种方式演进,相对于目前状况来说,其结果都是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因此我们可以把扇形DEF定义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能性空间。相反,在扇形DEF外部,也就是阴影部分,从点D到其中任意一点的轨迹都不会是帕累托改进,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中,区域经济关系演进的轨迹必然使A、B两区域中某一区域的利益受损,甚至是两个区域的利益同时受损,因此我们把阴影部分定义为区域经济冲突的可能性空间。因此,在图4-1中,我们可以将区域经济冲突直观定义为由点D到阴影部分中任意一点的演进轨迹。
4.2 区域经济冲突的表现形式
区域经济冲突的外延很广,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对区域利益或整体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区域经济冲突。具体而言,区域经济冲突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重复建设、能源原材料争夺与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等。
4.2.1 重复建设
重复建设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某一行业供给能力已经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仍有新的固定要素不断投入,从而进一步加剧该行业生产和服务能力的过剩。简而言之,重复建设就是总量上较大幅度地超过市场有效需求的投资和生产。恶性的重复建设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总供给大大超过总需求;第二,规模过小,与规模经济要求相去甚远;第三,与国家产业政策背道而驰。恶性重复建设是区域经济冲突的序曲,也是一直以来困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运行的顽疾。
重复建设的频繁发生主要是由体制性原因造成的,这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之初,“分灶吃饭”等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各地区获得了一定的财政、投资与外贸等权利,地方经济利益得到明确承认。同时,当时的价格体系存在价格剪刀差等问题而且具有较大的刚性,其中对区域经济关系影响很大的主要问题是,能源与原材料的价格偏低而加工业产品的价格偏高。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财政收入增长,各地区竞相向见效快、价高利大的加工工业投资,竞相从国外盲目引进这些加工工业的设备与技术。由于各地区财力有限,资金分散,投资规模小,大部分新建企业远远低于规模经济要求。这一阶段的冲突造成全国性投资膨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企业规模不经济、加工能力与能源和原材料的供给严重失衡等恶果。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和完善,虽然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角色有所弱化,但是由于政企关系没有完全理顺,政府还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影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决策,甚至是直接投资进行生产,因此,直到现在,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还在扮演着重复建设重要推动者的角色。
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末,中国工业经历了三次重复建设的高峰:第一次是1980年前后,重复建设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轻纺产品和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群众必需的基本生活用品;第二次是1985年至1988年,重复建设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第三次是1992年以后,重复建设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机械、石化等重化工业①。纵观这三次重复建设的高潮,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重复建设始终困扰着中国宏观经济健康运行,而且重复建设发生的领域不断升级,所产生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实际上,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第四次重复建设的高潮,而且新一轮重复建设的危害更大、情况更为复杂。
第一,部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与产品结构性失衡并存。进入“十五”有啥都管?之后,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好转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的高涨,投资需求上升,导致了一些行业产生了需求缺口,产品价格上升。以钢材为例,2004全球钢产量创记录地超过10亿吨,而且国际钢铁市场仍将保持较高需求水平,市场需求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钢材需求缺口的扩大导致了世界市场钢材市场价格的攀升。英国商品研究机构(CRU)发布的全球钢材综合价格指数2004年年初为106.8点(以1994年4月价格为基准),而在接下来的9个月内逐月攀升,到9月末高达161.2点,净升54.4点,涨50.94%,该指数成为十年来的最高点②。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博弈中,有限的需求往往被无限放大,大量企业纷纷引进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试图抢占市场份额。而且一些原本已经被淘汰的低水平的生产设备重新投入生产,结果在一些行业造成了大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其中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的投资过热最为典型。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在2003年投资增长接近翻番的基础上,2004年前两个月钢铁行业的投资增速仍达到172.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在建的钢铁项目全部建成后,到2005年底全国至少将形成3.3亿吨钢的生产能力,而钢需求量预计2010年才能达到3.3亿吨,钢铁工业投资已超前5年。相当一部分小企业的生产,靠的还是100立方米的小高炉,落后的叠轧薄板生产线仍在满负荷生产。电解铝、水泥行业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2003年,全国电解铝年生产能力约400万吨,正在实施和拟建设的项目45项,将新增生产能力400万吨以上,2005年产能预计达到1000万吨以上,预计到2005年,我国电解铝需求量为500万~550万吨,超过市场预计需求近一倍,届时将出现供大于求。电解铝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了原材料生产的短缺,引发了各大电解铝厂争夺氧化铝的原料大战,由此也拉动了氧化铝价格的节节攀升。从2002年底至今,氧化铝的价格已经上涨了近八成。当前,水泥行业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了133%。预计2005年国内水泥需求将维持在6亿吨左右,但目前生产能力已超过7亿吨。全国水泥生产能力已经过剩①。
在需求和价格的拉动下,一些低技术水平的生产工艺得以死灰复燃,加剧了低水平重复建设,但是这些行业的一些高端产品却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在钢材产品上,一方面以生产螺纹钢、线材等一般长线品种已经明显过剩,但是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仍在扩能生产;另一方面冷轧薄板、镀锌钢板、硅钢片等品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仍需大量进口。在水泥行业,我国优质水泥比例偏低、生产企业污染严重、能耗高的问题急需解决。但是,目前在水泥市场需求趋增的情况下,落后的机立窑又在发展,一些已关闭的落后小水泥又死灰复燃,重新开工生产,严重影响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而在优质水泥方面,国内需求缺口仍然很大。预计到2005年,优质水泥的需求量超过2亿吨,其中优质水泥产量将提高到1.2亿吨,预计高标号水泥(525#与625#)比重将达25%以上,但优质水泥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②。钢材、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中央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抑制这些行业投资的过快增长。2004第二季度,钢材、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其中钢铁、水泥投资分别比一季度回落65.5和43.4个百分点;铝业投资由一季度增长39.3%转为下降6.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8.3%,比一季度回落12.8个百分点③。
第二,外国资本大举进人,使得区域经济冲突趋于复杂化。进入21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投资领域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国有经济成分所起的作用有所减弱,其他经济成分特别是外资所起的作用增强。据统计,从2000年至今,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其他经济成分①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当前中国投资加速的主要推进器。民间投资在经过几年的低增长以后,2002年出现了加快增长的新局面。2002上半年集体和个体投资分别增长了15.8%和19.4%,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了7.1和12.9个百分点。这两项投资增长对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3.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8.5个百分点②。在利用外资上,2003年至今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据商务部外资司统计,2003年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41081家,合同外资金额1150.7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35.05亿美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0.22%、39.03%和1.44%。2004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3664家,比上年增6.29%;合同外资金额1534.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3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60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32%。如今,外资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强劲动力。
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从整体上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冲突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外资的涌入,对于从整体上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外商直接投资也是加剧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因素。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外商投资对东部发达地区GDP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对西部落后地区的影响缺乏显著性。1996-1999年,外商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东部发达地区为18.11%,西部落后地区为1.15%。据此推算,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的GDP估计增长率差异,大约有90%是由外商投资分布的差异引起的③。外商投资不仅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而且在投资效率上也有很大的区域差别。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外商直接投资效率存在较大区别。1995-1999年,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效率为1.517,而中西部地区仅为1.305和1.174。也就是说,同样是增加每一元钱的外商直接投资增加的GDP,东部地区要分别比西部地区高出0.212和0.343元。作者经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距对GDP区域绝对差距的贡献度为19.71%,其中,来自外商直接投资效率方面的因素占全部贡献度的73.14%,而数量因素仅占总贡献度的26.16%①。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是造成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不断加剧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是中国区域经济冲突持续爆发和升级的重要原因。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冲突起到了间接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外资进人中国的模式开始多元化,准许进人的行业也日渐增多。如今汽车业、物流业、金融业、制造业、零售业以及公用事业等行业的外资并购行为正在急剧增多。外资进人之后,凭借其强大的资本、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迅速占领了中国某些行业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以零售业为例,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12月11日之后,外资零售商任内地开店将没有股权比例、开店数量与开店区域的限制,国际商业流通和服务行业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限制将全面松绑,喊了多年的“狼来了”即将成为现实。它标志着中国的零售行业所享受的政策性保护在这一刻归零,今后竞争将更加激烈②。外资的全面进入,会使一些原本就存在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残酷。在水泥行业,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已经抢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市扬份额。我国已有水泥生产企业超过6000家,产量也有过剩之势,但结构失衡,即低标水泥产量比例占80%以上,优质、高标水泥特别是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短缺严重,从而为台商、外商的进人提供了机会。而且我国经济还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较快发展时期,特别是有许多重大基建工程,像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金沙江十多个发电工程(发电量相当于两个长江三峡大坝),加上迅速扩张的高速公路、地铁与城市基础建设等工程,对水泥与建材的需求会持续大幅增加。这对外资进入该行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如今已有多家台资水泥企业安营扎寨,欧美日等大型水泥公司投资不少,其中全球第一大水泥集团——法国拉法基集团(LAFARGE),投资金额已超过2亿美元,持有我国12家水泥公司的股份,投资主要集中在四川与河北等地。全球第二大水泥集团——瑞士HOLCIM集团、日本最大的水泥公司太平洋水泥公司等在我国也有不少投资。在台资与外资水泥企业大举投资建厂的趋势下,未来水泥行业生产规模必然还将继续扩大,水泥市场的竞争也将更激烈复杂。
第三,重复建设由传统和耐用消费品行业逐渐向高新技术行业蔓延。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等专家的说法,继以彩电、冰箱等家电制造业和汽车、钢铁等生产线为标志的两轮重复建设后,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为代表的第三轮重复建设正在我国凸显,相关产业风险亦加速集聚①。据统计,在各省市的“十五”产业规划中,集成电路产业的同构性达35%,应用软件系统的同构性为42.5%,纳米技术材料的同构性为48%,计算机网络为59%,软件产业为74%②。由于存在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和相互攀比的思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的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现已建成的集成电路生产线超过20条,还有十几个省市正在忙于规划和认证;与此同时,高科技园区的建设热潮也正席卷全国,不少地方都在大搞“软件园”和“高新技术园区”③。中国“硅谷”已遍地开花,至少有数十家。仅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上海正在建设中国“硅谷”,杭州提出打造“天堂硅谷”,苏州则营建长三角的“硅谷”。一些地方从省到县,都在大搞“软件园”、“高新技术园区”④。
在高新技术行业的重复建设中,企业起到主导作用,而地方政府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药品生产为例,2003年上半年,全国各省通过审批新成立的药品生产企业70家,而国家药监局成立后的3年内只批准了45家药品生产企业,相当于国家药监局成立以前一年审批量的10%。之所以会有如此药品生产企业得到审批,主要是因为药品生产企业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药监部门。各地出于搞活地方经济的考虑,对药品生产企业审批速度加快,审批数量增加,这有可能导致新一轮药品生产企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⑤。
21世纪前半期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国际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环境将毫无条件地要求中国各区域加强合作、克服冲突,因为内耗丛生将必然使中国在全球竞争中失去主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可能再次被延缓;在国内方面,这一时期间将进行以“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为重点的区域布局战略性调整,区域利益格局肯定会随之发生一定变化。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形势来看,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无疑是21世纪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21世纪前期,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的苗头已经出现,只有统筹区域发展,才能化冲突为合作,全面提升中国的整体竞争实力。
4.2.2 原料与能源大战
按照区域经济冲突的内在逻辑,原料与能源大战是区域经济冲突的第二阶段,也是大规模重复建设之后的必然结果。
某些行业和产品大规模重复建设,造成这些行业和产品生产能力迅速膨胀。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能力,企业首先需要购置充足的原材料和能源来进行加工生产。但是,一般来说,生产原料和能源是地方产品,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只分布在某些特定的地点,并且原材料和能源的生产一般具有一定的周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及时扩大生产能力,来满足急剧膨胀的生产需求。在原材料供应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各地区为了不使本区内的加工能力闲置,政府、企业甚至个人纷纷加人原材料大战行列,区域经济大战此起彼伏,而且冲突剧烈。资源省份采用各种强制性手段明令禁止区内农副产品与原材料输出,到处封关设卡。加工省份则以抬高价格、强行闯关等方式抢购。这一阶段的冲突使全国与区域经济关系进一步混乱。由于投入物的售价不断被拾高,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价格轮番上涨,全国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大,通货膨胀日益严重。与此同时,扭曲的价格信号导致农副产品及原材料的需求虚假,经过涨价与产量扩张的交替影响,许多农副产品与原材料过剩,大量资源浪费或闲置,许多农民与小的原料生产厂家损失惨重。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内蒙古大草原上演的惨烈的“羊绒大战”,是当时激烈的原料大战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羊绒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四起四落的四个发展阶段①:1983年至1988年,是羊绒价值的发现和产业初创阶段。这之前,绒和毛的概念极为模糊,往往是绒和毛混在一起,以毛的价格出口国外。对外开放以后,中国人发现,在国际市场上,绒比毛的价格高几十甚至上百倍,于是绒毛分梳业和羊绒加工业发展迅速。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和规范,各路人马纷纷进入羊绒收购领域,从而引发了1988年的羊绒抢购大战。大战白热化的时候,连掺沙拌土达50%以上的劣质绒都非常抢手。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市场的饱和,绒价一落千丈。许多企业倒闭,个体户血本无归,农牧民大量宰杀山羊,不少供销社元气大伤。这次羊绒价格的大起大落,使不少生产厂家意识到要在激烈的羊绒加工业中立足,羊绒加工必须上规模,上档次。于是,大量的羊绒加工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据当时的纺织工业局的资料,1992年,全国羊绒衫生产厂不到10家,随着羊绒市场利好,全国各地纷纷上羊绒衫项目。1995年以后,羊绒产业重复建设不断升级,进入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阶段。至198年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全国大小羊绒制品加工企业已达2600家,无毛绒分梳能力突破2万吨,是世界羊绒总产量的3倍,羊绒深加工能力达到5000万件,而国内外市场每年的总需求不足2000万件。在羊绒加工能力迅速扩大的同时,羊绒的价格也一路扶摇直上。1995年,原绒的价格一度被挑到每公斤500元,第二次羊绒大战爆发。同上次大战不同的是,这次大战中大企业的影响力开始强化,但大家各自为战,并没有适时成立羊绒协会,加剧了羊绒市场的混乱。到1998年,原绒价格已下降至40~60元/斤,同时国际市场羊绒价格也随之下跌,羊绒衫价格更是一跌再跌。羊绒价格再度“高台跳水”,国家紧急出台垫息收贮政策,逐步稳定了羊绒价格。但是,投机者的炒作尤其是一些大的加工和流通企业操纵绒市,使得羊绒价格再一次偏离正常的价值。1999年4月,无毛绒价格在8天内创造了1天涨10万元的记录,由每吨40万元涨到了120万元,涨幅3倍,原绒价格由每公斤80元涨到480元,涨幅6倍。2000年,受市场惯性作用及国内过度炒作的因素影响,在国际市场并未大幅涨价的背景下,绒价一开市就冲上高位,达到创记录的每公斤530元。进入2001年,过度炒作的价格终于无力支撑,绒市泡沫破灭,价格一路下滑到每公斤160元。后来虽有所回升,达到每公斤240元,但仍处于低迷状态。羊绒价格狂跌,不仅极其严重地伤害了牧民的利益,而且导致国家羊绒出口一项损失超过1亿美元,加工厂家自然是多败俱伤。中国是世界上的产羊绒大国,产量占全球的3/4,加工能力占全球4/5,素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一说。区域大战造成羊绒制品出口价格狂跌,“肥水外流”现象十分严重。
在当前中国各种原料能源大战中,最为典型、最为惨烈的要数正在进行之中的电煤大战了。由于“九五”时期国家为了抑制投资过快增长,实行了紧缩财政与银根的政策,并且对投资项目也采取了更为严厉的审批政策,这就造成投资特别是对能源、原材料工业的投资不足,使得这些工业滞后于工业发展要求。在“九五”时期中国煤、油、电三大能源产品中,除了原油生产增长速度略快于“八五”时期之外,煤和电的发展速度均有所降低,甚至煤炭生产还出现了负增长。
进入“十五”时期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已经初现端倪,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新一轮投资膨胀到来之时,能源、原材料特别是煤炭与电力也就成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瓶颈。据统计,2003年,全国21个省份发生大面积电荒,2004年10月之前我国已有24个省份被迫实行了拉闸限电,超过了上年全年拉闸限电的省网数,其中华东的上海和江苏出现了严重的能源危机,浙江遭遇了严重的“电荒”,成为全国拉限电范围最大、缺电最严重的省份。缺电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得煤炭、原油的使用量天增,供求关系愈发紧张。而且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预计,2004年全国煤炭产量在17.6亿~18亿吨之间,比2003年大约增长9300万~9700万吨;而煤炭消费量大约在17.8亿~18亿吨之间,比2003年大约增长1.1亿~1.3亿吨;进出口方面,预计2004年全年进口为1000万吨,与2003年持平,出口在8000万吨左右,比2003年减少1000万吨。预计2004年全国煤炭供需缺口在2000万~3000万吨之间,全年煤炭价格累计涨幅将超过10%以上。2005年的煤炭市场,初步预计全年煤炭生产量在18.3亿吨左右,比2004年增加3000亿~4000亿吨;煤炭需求量在19亿吨左右,比2004年增加1亿吨以上;煤炭进出口与2004年大致持平,煤炭供需缺口在7000万~8500万吨之间①。
在投资膨胀遭遇能源、原材料瓶颈时,重复建设与能源、原料大战同时并存也就在所难免。在能源供应紧张的压力下,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维持企业生产活动,展开了一场空前的“电煤争夺战”。在湖南省,火电缺煤更加剧了电荒。据湖南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贺锡强介绍,到2003年11月底,全省8大火电厂存煤仅54万吨,按正常情况只能维持8天左右,个别电厂只能维持2~3天,随时都有缺煤停机的危险。各火电厂普遍反映存煤煤质较差,导致发电机组出力不足,并危及机组安全运行。在浙江省,进入2003年第四季度后,电煤紧张局面日益加剧,已到告急程度。2003年,浙江发电耗煤的缺口达到470万吨,接近全年用煤计划量的24.32%。据浙江最大的电煤供应商—浙江富兴电力燃料公司介绍,截至2003年12月13日,该省电煤库存量已降至警戒线以下,仅有54万吨,只够7天用量。电煤紧张使得该公司所有销售人员包括总经理都在外省蹲点买煤,能买到多少算多少②。为了缓解煤电紧张局面,从2003年底到2004年夏,中国铁路三次上演了抢运电煤大战。第一次是2003年底到2004年除夕之夜,全国铁路15天共运输4646.5万吨煤炭,全国生产生活用煤紧张局面初步缓解;第二次是2004年6月17日起,北京铁路局开足马力,全力抢运煤炭,平均每天装煤2000车皮,达40列车;到7月6日已抢运240万吨,同比增加52万多吨,使京津唐全网存煤达到100万吨以上,高于80万吨的警戒线;第三次是2004年7、8月间,铁道部再度开始了为期20天的突击抢运电煤战役,自7月19日后的13天,电煤装车日均达27382车,运输电煤2221.2万吨①。
4.2.3 地区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
在原料大战爆发的同时,地区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也在或明或暗地酝酿和进行之中。
某些行业和加工产品部门因盲目生产也普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为了治理过热的经济而采取的紧缩政策加大了企业的市场压力与需求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开始疲软,各地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市场成了企业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以及社会劳动者收入提高的关键。为了化解买方市场下的竞争压力,企业要么采取降价策略,通过内部管理的改进与质量的提高来占领市场;要么求助于地方政府的市场封锁,通过禁止或阻碍区外产品的进入来保证企业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从这一角度来说,企业和地方政府官员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求助于地方政府,请求保证辖区范围内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地方政府为了帮助地方企业尽快脱困,也有保护地方企业占领地方市场的意愿。这样,形形色色或明或暗的地区市场封锁政策就应运而生了。
虽然说市场封锁与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的原则背道而驰,但是在中国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行为不规范的条件下,市场封锁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一直屡禁不止,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频频加剧。在辖区内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而向政府求助时,不少地方政府往往利用所掌握的权力,出台一些规章制度,直接或变相限制本地原料的流出以及外地产品的进入,保证本地企业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于是,以保护本地市场不被侵占为主要内容的区域间市场封锁逐步蔓延,各种以经济、行政乃至法律手段建立起来的关卡遍布全国各地。地区封锁具有传导性,在一些地方制定并实施了封锁规定后,其他地方便纷纷效仿,因没采取封锁的地区普遍认为“早封锁得利,迟封锁吃亏,不封锁遭殃”。区域市场封锁加剧或引发了全国市场疲软、经济滑坡、区域间经济联系断裂等问题。由于“假冒伪劣”产品本小利大,对地方收入增长有好处,许多地方政府对假冒伪劣产品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打假”时雷声大,雨点小。在地方保护的庇护下,一些地方假冒伪劣产品横行于市,致使人们谈“假”色变,而有些优质产品却找不到销路。此外,在紧缩的货币政策影响下,企业不仅产品价值实现困难,而且周转资金严重短缺。为了维护本地经济发展,除采取市场封锁外,各级地方政府还插手资金流转领域,清理企业债务时采取“先区内后区外”的清欠原则,致使“三角债”愈来愈复杂,最终中央政府不得不出面组织清理“三角债”与限产压库工作。
与地区市场封锁相联系,地方保护主义一直以来也是阻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运行的一大滴疾。1978年以来,随着地方政府经济权利的增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贸易保护主义日趋加剧,形成了三次明显的高潮:第一次是1980-1982年,第二次是1985-1988年,第三次是1989年下半年起①。进入21世纪之后,虽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但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使得地方保护主义这一与市场经济体制背道而驰的恶习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有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之势。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地方保护问题相比,当前的地方保护现象呈现以下三个突出特点②:
(1)保护的内容发生变化。改革初期,地方保护的内容主要是阻止本地资源的外流。比如曾经出现的“棉花大战”、“粮食大战”、“生猪大战”等,都属于这类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商品买方市场的基本形成,地方保护的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以保护当地资源为主变为以保护当地市场为主,以各种方式限制外地产品进入当地市场。比如,有些地方明文规定当地宾馆酒店只能销售当地生产的香烟和啤酒;有些地方采取各种行政的、技术的或经济的办法,鼓励单位或个人购买当地生产的汽车,限制外地汽车消费;有些地方为了保护本地瓜农的利益,通过对外地运瓜车加收费用的办法,限制外地西瓜进人本地市场等等。总之,只要是当地能够生产而市场竞争激烈的商品,都可能成为地方保护的对象。
(2)保护手段更加隐秘。过去,地方保护基本采取直截了当的办法,比如通过在道路上设关设卡直接限制,通过颁布“红头文件”硬性规定等。在中央政府三令五申、明文规定禁止地方保护之后,地方保护的方式变得越来越隐秘,越来越难以识别和对付。比如,一些地方通过制定一些只有当地产品才具备的所谓技术、质量、环保或安全标准,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一些地方通过当地工商、质检、卫生检查等部门采取找麻烦、设障碍的办法,千方百计阻挠外地产品在本地的正常经营和销售;还有的地方采取在行政执法时区别对待,对本地企业网开一面,而对外地企业及其产品却百般刁难的办法,达到保护本地企业和产品、限制外地企业和产品的目的。
(3)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地方保护已经由产品市场扩大到要素市场。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利用对户籍、劳动力管理等措施限制外地及农村劳动力进入本地就业;有些利用投资项目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审批权力,干预企业重组和资本自由流动;还有一些地方通过给予本地企业减免税费、提供信贷资金、廉价批地等政策支持,或是在政府工程招标和采购招标中暗箱操作,照顾本地企业,使本地企业处于竞争优势地位。
在形形色色的地区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中,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就地域分布而言,一般认为中国传统的汽车产业存在“三大三小”:“三大”分别为吉林的一汽、湖北的二汽和上海的上汽,“三小”分别为广州、北京和天津的汽车厂。在这些拥有大规模汽车生产企业的地区,特别是“三大”汽车制造厂所在地或多或少、或明或暗都出台过保护本辖区内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1998年6月,上海出台对桑塔纳轿车的地方保护政策,主要内容有:①凡更新公务车买桑塔纳免收控办费1万元,买其他车仍收1万元控办费;②出租车型限制:必须选用发动机排气量在1.6~2.0升的三厢轿车;③私营企业牌照费2000元,只准买桑塔纳;④私用车限制:桑塔纳的私人牌照只需要2万元,外地车上牌底价8万元。为了回应上海的歧视性政策,湖北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凡在湖北购买桑塔纳轿车,一律加收7万元“特困企业解困基金”。与此同时,吉林省作为中国传统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更是没有闲着,从1997年到1998年间,先后下发多个政府文件,对购置一汽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甚至到了2005年5月,吉林还以省政府的名义,发布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展的意见》(吉政发[2005〕12号),规定凡购买一汽生产的各种车(含符合营运条件的农用车),均享受以下优惠政策:①对新购一汽车并在吉林省内落籍的用户,其养路费自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的两年里,按一年一次性包缴10个月征收,免收新购汽车检验费、验证费、预收通行费。②省内外单位或个人购买一汽汽车,均可在省内落籍,实行一站式办理,免收一切办理费用,并实行免检。③结合用车改革,鼓励省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团体购买一汽汽车,可享受一汽给予团体购车的相关政策。④省内新增或更新出租车,鼓励用一汽汽车。凡未到报废年限,提前更新购买一汽汽车的出租车用户,可在当时市场价基础上,按照一汽的有关规定给予一定优惠。⑤省内购买一汽汽车,使用按揭贷款的,可享受银行的上限优惠政策,对用于购买一汽轿车的汽车消费贷款,首付比例可降到20%。由此可见,中国三大汽车生产省份都不约而同地祭起汽车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的大旗。汽车产业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的结果,只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悲哀。
在汽车产业的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中,出租车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市场容量巨大,这也成为各大城市,特别是当地有汽车生产厂商的城市竞相封锁和保护的领域。出租车用车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上海几乎都是桑塔纳,武汉基本都是神龙富康,长春以一汽捷达为主,北京更新的基本上是现代伊兰特和索纳塔,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各地在出租用车上采取了变相的限制措施,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隐性壁垒”。1996年,上海公共客运管理处出台了《上海出租车车型选用标准》,规定上海出租车行业今后新增或更新车辆,必须选用排气量在1.6升以上的三厢式轿车。这一标准,显然是以桑塔纳为蓝本制定的。1997年,吉林省在关于《落实’97吉林工业效益攻坚战目标任务的几项具体措施》中,明确规定长春、吉林两市新批出租车或更新出租车,一律购买省产汽车,否则有关部门不发牌照,不办理营运手续①。而北京出租车更新事件,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
北京市拥有全国最大的出租车市场,登记在册的出租汽车总量约7万辆,占全国出租汽车总数(约78万辆)的8%,因此北京的出租车换型更加错综复杂,也更为引人关注②。北京市政府声称此次更新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为各出租车公司提供包括北京现代的索纳塔、上海大众的桑塔纳3000,以及东方之子、红旗、中华5个备选车型,不会实行地方保护③。但在实际上操作中,北京市政府也扮演了“出租车市场保护者”的角色④。2002年8月28日至9月5日,北京市交通委和市运输局就出租车车身颜色,在网上推出设计方案征求市民意见。敏感的人士注意到,每个设计方案都是以北京现代索纳塔为底版。这似乎给人以暗示,北京出租车换型,本地汽车将获优先考虑。后来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自9月6日起,北京先后有多家本地媒体披露,市交通委确定了北京市出租车准人的技术指标,具体要求包括:排量不低于1.8升,价格不高于15万元,车长4.5米以上,装有GPS卫星定位系统,排放达到欧洲Ⅲ标准,燃料以液化石油为佳。根据这一标准,包括夏利和富康在内的北京出租汽车市场的主力车型将注定被淘汰出局,而北京当地生产的现代轿车人选的希望很大。在这一标准招致广泛争议之后,北京出租车更新就改为秘密进行。2004年年末,北京市正式出台《更新出租小轿车技术要求》,规定更新的出租车的发动机输出功率必须大于70千瓦,车长必须大于4.3米,尾气排放必须达到欧Ⅲ环保标准,车辆必须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等。由于技术标准放宽,候选车型也变成索纳塔、桑塔纳3000、奇瑞东方之子、红旗明仕、新中华、奥迪、爱丽舍等,这也引起各大汽车厂商的激烈争夺。作为唯一的本地汽车企业——北京现代,在这一轮的出租车市场争夺中,显然占据着最有利的形势。目前,北京市已更新出租车20676辆,2005年内完成更新3.5万辆,2008年前,将更新全部6.6万辆出租车①。在各汽车广家对于北京出租车这块蛋糕的第一轮争夺战中,北京现代汽车胜出已成定局。2005年,北京已经有超过15000辆的北京现代出租车投入正常运营。据预测,通过这次出租换型更新,索纳塔将占到40%以上的北京出租车市场份额,而北京现代的一位经销商透露,北京现代的目标是占有北京市出租车市场份额的67%②。北京现代汽车之所以能够占领如此大份额的北京出租车市场,固然有车型自身的竞争优势,但也少不了政府的帮忙。有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出租车公司进行更换申请的时候,北京运输管理局只批准索纳塔和伊兰特两种出租车车型③。透过北京出租车更新事件,中国的地方市场封锁问题便可略见一斑。
由此可见,时至今日,中国大地上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还此起彼伏,成为阻碍中国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心腹大患。中国日益严重的地区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也引起了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200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签署第303号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重点整治8种地区市场封锁行为,具体包括:①以任何方式限定、变相限定单位或个人只能经营、购买、使用本地生产的产品或者只能接受本地企业、指定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提供的服务;②在道路、车站、港口、航空港或本行政区域边界设置关卡、阻碍外地产品进人或本地产品运出;③对外地产品或服务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规定歧视性价格,或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④对外地产品或服务采取与本地同类产品或服务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产品或服务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措施,限制外地产品或服务进人本地市场;⑤采取专门针对外地产品或服务的专营、专卖、审批、许可等手段,实行歧视性待遇,限制外地产品或服务进入本地市场;⑥通过设定歧视性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限制或排斥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⑦以采取同本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不平等的待遇等方式,限制或排斥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本地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或对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本地的投资或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侵害其合法权益;③实行地区封锁的其他行为。
2004年6月,商务部、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交通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清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规定的通知》,要求各地对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各种规定进行清理,其中重点清理的规定包括:直接限制外地产品和服务流人本地市场的;限制本地产品和服务进入外地市场的;专门针对外地产品和服务进人本地市场收取费用的;专门针对外地产品而且阻碍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的技术、检验、认证措施;对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设定许可或审批的;制定经营、购买、使用本地产品的。
从以上的两个规定可以看出,地区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实际上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统一市场形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虽然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重视,但是由于受到行政体制的限制,抑制地区市场封锁措施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形形色色或明或暗的地区市场封锁的规定和措施仍然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中国抑制地区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第四章注释:
4.1第107页
①参见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年版,第302页。
①魏后凯:《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②杨大鹏:《国际高价拉动国内钢材出口猛增》,载《经济参考报》,
第110页
①刘铮、杜宇:《关注首季经济形势:三大行业投资过热愈演愈烈》,新华网,h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11/content 1412373.htm.
②王建民:《台商积极抢占大陆水泥市场》,人民网,http://tw.people.com cn/CB/14815/14887/2039689.html。
③王敬中:《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新华网,h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0/22/content-2125265.htm。
第111页
①其他经济类型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国有集体和个体经济以外的经济成分。
②齐建国:《2002~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载《财贸经济》,2003(1)。③魏后凯:《中国外商投资区的变迁及其经济影响》,引自陈秀山主编:《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46页。
第112页
①武剑:《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载《经济研究》,2002(4)。2②郭逸睛、刘谦:《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即将全面松绑》,载《南方日报》,
第113页
①③ 张蕾:《高新技术产业警惕重复建设》,载《光明日报》,
②载《领导决策信息》,2004(24)。
④吴亮、徐寿松:《重复建设显现“第三次浪潮”专家提醒警惕产业风险》,新华网,http://news, xinhuanet com/ newscenter/2003-06/19/content_926967.htm。
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提醒,警惕新一轮药品生产低水平重复》,生物谷网站,htp://www.bioon.com/ Article/Class92/Class110/200404/8621.html。
①惠小勇、张云龙:《绒市像股市,20年四起四落》,新华网,htp://www.nmg xinhuanet. com/cwzx/2003-02/09/content_203328.htm。
第116页
①刘满平:《煤炭市场走势及煤价上涨的影响》,载《中国经济时报》,
①定军:《铁路抢运电煤“第三次大战”幕后》,载《财经时报》,2004(577)。
第118页
①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5年版,第153页。
②张军扩、廖英敏:《当前地方保护的突出特点》,载《中国经济时报》,
第120页
①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年版,第53~55页。
②吴琴:www.chinanewsweek.com.cn/2004-10-09/1/4406.html。
③秦文:《5种车型自由选择北京出租换型不会实施地方保护》,载《新京报》,
④张勇、庞瑞锋:《北京出租车换型考问公共政策制定》,载《南方周末》,
第121页
①王佳、李洁:《出租车2008年前全更新要减少出租汽车空驶》,载《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