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
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

第四章 统筹区域发展要求解决的主要区域关系问题(4.3-4.4)时间: 2019-11-27信息来源: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年1月 作者:主编 陈宣庆 张可云 副主编 孙广宣 周毅仁  责编:qgy

4.3  中国区域经济冲突的影响分析


区域经济冲突引发了区际之间的恶性竞争,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发展蔓延,破坏了区域之间的和谐关系,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区际产业结构的趋同,也制约了企业效率的提高。


4.3.1经济波动

区域经济冲突发端于各区域投资的不断膨胀,而投资膨胀特别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投资膨胀,往往会造成宏观经济的波动。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由投资与消费两部分构成的。投资在短期内的迅速增长,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但是,由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投资增长,不能成为支撑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相反,由于缺乏相应的需求扩张的支持,这种投资膨胀从长远来看,反而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累茶。首先,投资膨胀引发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会造成能源、原材料短缺,导致企业之间的能源大战、原材料大战;其次,投资膨胀引发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也会造成区域之间产业结构不合理趋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投资膨胀引发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也会造成地方经济发展受阻,导致市场封锁与地方保护主义抬头。此外,投资需求的膨胀在短期内也拉动了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而从长期来看,投资膨胀引发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会导致产品供求关系失衡,企业之间的恶性的价格竞争引发商品零售价格下跌,从而引发社会价格水平的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两次大的波动。这两次波动的过热期分别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90年代初期。以上年为100,1981-2004年的历年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见图4-2。


在这段时期出现了两次投资增长高峰,一次是1985年前后,另一次是1993年前后。投资膨胀在短期内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在这两次投资膨胀时期,中国GDP的增长速度也处于高峰期。从区域经济关系角度考察,第一次投资增长高峰完全是由于盲目引进与重复布局造成的。财政分配体制的改革效应迅速反映到了投资领域,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速度1981年仅5.5%,1982年陡升至28.0%,1985年竟高达38.8%。第二次高峰出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之后。从区域经济关系角度来看,这次投资膨胀起因于产权改革与放权背景下的区域重复建设(尤其是乡镇企业重复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1991年仅为2.4%,至1993年竟达61.8%。从不同经济类型的投资结构来看,集体经济对这次经济过热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1992年和1993年的集体经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分别高达94.8%和70.5%远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根据对许多地区的调查,这次集体经济投资膨胀主要是乡镇企业新一轮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这两次投资膨胀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前一次是以地方国有经济为主要力量推动的盲目引进与重复布局,而后一次是以各种类型经济投资全面扩张且集体经济起了关键推动作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一差异反映了不同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而这两次投资膨胀的共同点是:它们均是在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区域利益冲突的产物,而且引发了一系列重要的、长远性的区域利益矛盾。

投资膨胀必然会带动价格上涨,再加之区域原料大战的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波动更大。由图4-2不难看出,在1981-2004年期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也出现了两次高峰,分别为1988年(118.5)与1994年(121.7)。在这两次高峰年中,除了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之外,其他的大多数指数上涨幅度也很大,特别是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其涨跌幅度最大,在每次高峰过后均出现了两年负增长(即指数小于100)。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大幅度涨跌除了中央政府调整农产品价格这一原因外主要是由于区域市场大战与市场封锁造成的,致使农民难以获取真实信息,生产经营决策莫衷一是,农民的利益受到极大伤害,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遭到重创。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大战所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不仅影响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还直接导致了许多区域层次和微观层次经济问题的恶化。


4.3.2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区域重复建设使得区域分工模糊不清,其具体表现是区域产业布局高度分散、区域产业结构高度趋同与全国性重要传统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些问题又严重制约了各区域优势的发挥,使整个国家的产业素质难以提高,效益低下。以中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为例,1998年全国共生产汽车162.78万辆,31个省份中有28个生产汽车(只有甘肃、青海、宁夏无汽车制造业),生产厂家众多,平均每个省份年产汽车不足6万辆。全国28个地区小规模生产的年产量尚不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年产量的一半①。中国汽车工业现有生产企业2474家,其中整车厂122家,改装车厂780家②,平均每家整车厂的年生产规模仅1.04万辆。由此不难看出区域产业布局分散与规模小的缺陷。

刘伟与杨云龙在《中国产业经济分析》一书中对中国18种主要工业产品生产的地区分布状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各种工业生产在短期内遍地开花式地均衡分散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从而形成了工农业结构中高度同构化的地区布局”③。1996-1998年分散度在继续扩大的主要产品超过17种,而且分散度扩大程度超过10%的有彩电、照相机、原盐、拖拉机、塑料、木材、啤酒、原油与水泥共9种。这9种产品的特点是要么是高附加值的加工业产品,要么是重要的原材料。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地区重复建设正是集中在具有这种特点的行业上。“九五”计划确定的五个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石化、汽车与建筑业)的生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布局过于分散的问题。

区域利益矛盾推动下的重复建设在产业结构方面导致了另一个后果,即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异常演变的突出表现之一,是指发展水平不同且资源与要素禀赋差异大的各区域趋于形成大致相同的产业结构,各区域优势产业不突出,区域分工不明确。20世纪80年代前期是盲目引进与重复布局最盛行的时期,下面用结构相似系数来度量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结构相似系数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出的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指标①。j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系数S的计算公式为:



 

利用(4.1)式计算出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中期的结构相似系数见表4-1。该表反映,各地区工业部门的结构无明显差异,大多数地区已建立起部门较齐全、比例关系十分接近的工业结构,而且结构趋同程度有所加剧。与投资膨胀相一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产业结构趋同状况也发生了相应的波动②。而且这种波动与投资波动以及区域经济冲突的发展轨迹是相吻合的。

从相似系数的平均值来看,在考察的23年间呈现反“S”型变化,即上升一下降→上升,这种变化大体上与经济增长周期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相吻合。8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进入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高涨期,地方的利益主体意识膨胀,投资冲动高涨,结构趋同度也逐渐升高,到1986年到达最高点(0.9),结构相似系数大于9.9的省份1981年为18个,1986年则增至22个,除极少数省份外,绝大部分省份的结构相似系数进一步增大。从大的地带分布来看,区域经济越发达,相似系数越大。80年代各地区基本上以纺织、食品、机械、化工四大部门为主。经过80年代中后期的调整与市场竞争,虽然有部分产品生产的区域布局分散度有所降低,但结构趋同问题依然存在。随后几年的治理整顿,经济增长率降低,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建立和完善,结构趋同度也就随之下降。虽然1992年以后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期出现,结构趋同度又略有回升,但很快又回落到2001年的最低点(0.61)。到了2003年,相似系数在0.8以上的省份有15个,而在0.8以下的省份有16个,占了一半以上,而且系数在0.9以上的省份只剩下3个,还不到1980年的1/3。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虽然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有所缓解,但是趋同加剧的危险仍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在调控区域产业布局时仍未摆脱地方利益的局限,在规划的制定与政策选择上都采取不利于治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战略,因而深深地陷入了区域博弈“囚徒困境”之中。例如,各地区“九五”计划所选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建筑和建材、冶金等行业上。以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建筑和建材、冶金作为主导产业的省份数分别为25、24、23、22、19与15个。在30个省份(不包括重庆)中,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与宁夏6省份外,其他24个省份均将电子工业确定为地方主导产业,除北京、广西、内蒙古、云南、西藏、陕西、青海7个省份外的23个省份均将石化工业列为主导产业,除辽宁、浙江、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8省份外的22个省份将汽车工业列为地方主导产业。中国“九五”计划明确提出将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这是由全国经济总体发展所处的阶段所决定的,并不表明各地区都应以这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由于在一定时期内这些产业发展所能利用的资源总量是一定的,突出发展这些产业的地区越多,则意味着这些产业能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可能性越小,全国主导产业不仅不会因此而得到快速发展,反而会因为区域过度竞争而难以形成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创新乏力、产品价高质次的顽症依然如故。


4.3.3  企业效益低下

无论是重复布局还是原料大战,都表现为对主导产业发展资源的争夺。这势必会造成全国性企业规模偏小,价格战等恶性竞争此起彼伏,效益低下。这里以工业综合效益与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说明。

区域大战所导致的产业布局分散、产业结构趋同反映在企业上便是规模不足。在投资与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区域大战会造成两个直接的后果,即企业规模小与需求不足。

规模小意味着各地区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差。一般而言,区域企业最优规模是由一般技术经济因素和企业所在区域的地理因素两个方面决定的①。一般技术经济因素决定了企业的规模方向,地理因素决定了特定区域的合理规模选择幅度。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中国基础设施不发达,有效需求受人民生活水平低制约,小规模企业出现有一定的必然性,到了基础设施已有质的飞跃、人民收入水平已有大幅度提高、国内企业承受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90年代,依然过分强调地理因素而排斥一般技术经济因素则显得不合时宜。可惜,仍有一部分学者持有这种观点,虽然他们赞同企业规模小的不合理性,但依然为企业规模不经济找理由,过分强调上述两个因素中的地理因素。例如,“企业规模要适应市场分工、市场结构及更多的条件,仅仅与其他国家相比,没有多少意义”②。若要适应国际竞争,企业规模的确定首先必须进行国际比较,明确一般技术经济要求,然后才能考虑特定区域内的地理因素与其他条件。不注重国际比较而重复建设与盲目引进是中国各区域企业规模问题的实质。由于与一般技术经济规模要求相差甚远,企业效益普遍低下。例如,1996年中国有9个省份的独立核算工业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负值,这9个省份为吉林、江西、广西、海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与新疆。1998年,有11个省份的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负值,它们是辽宁、吉林、安徽、江西、广西、重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需求不足意味着产品积压或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中国现有大量生产能力闲置,资源浪费极其严重。国家统计局曾公布过1995年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指标,在公布的行业中,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50%的就达25个,其中有11个行业60%以上的生产能力闲置,详见表4-2。除表4-2所列行业严重生产能力过剩外,还有照相机、缝纫机、白酒、自行车、录音机、铜加工等30多个行业生产能力闲置率超过1/3。设备闲置与效益差互为因果,造成了中国经济领域中二种既存在资本不足又存在大量资本闲置的伴逆现象。20世纪80年代区域大战是这种全国性生产能力利用率低的直接原因之一。尽管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曾发布过多种规定,如1985年6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国家经委、经工业部《关于加强电冰箱行业管理、控制盲目引进的报告》,同年7月国务完又批转了国家经委《关于控制重复引进制止多头对外的报告》,将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器列为第一批“暂停进口和引进生产线”的项目,但这些调控措施收效甚微。

 

需求不足也引发了价格战等恶性竞争此起彼伏。在市场需求不足时,生产者有两种选择:要么降价争市场,要么联合限产。在产品过剩、库存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生产者只有举起价格战这把大刀砍向自己,以求自保。而且价格战一旦打响,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波及到整个行业。以彩电行业为例,从1988年长虹主动降价开始,至今中国彩电业已经历了多次价格战,而且激烈程度一次甚过一次,见表4-3。


 

2000年国内几家彩电生产企业一度曾推出所谓的“最低限价”,规定各类彩电价格平均上涨至少10%,21英寸彩电零售价将不低于1050元,而34英寸纯平彩电零售价将不低于9100元。为保证价格同盟的有效执行,峰会单位将联合组成调查团进行监督检查,违反者将被清出门户。但是在舆论、政府与内部竞争的多重压力下,这个限价联盟很快就土崩瓦解,并且成为新一轮价格战的催化剂。

在传统彩电市场被多年的价格战耗尽元气之后,高端彩电市场的火暴却渐显端倪,以背投、等离子、液晶等高端彩电的价格大战在悄然打响。经过2001年惨烈的价格战,各大彩电品牌已经把原来大量积压的低端普通彩电基本上甩卖了出去,低端市场严重的供求失衡状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彩电市场出现难得的较为平静的局面。但是,这场异常的平静实际上预示着一场更加猛烈的价格风暴即将来临。随着彩电行业逐渐由原来的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型,以及中国家庭消费能力的逐年提升,一场高端彩电大战正由南到北地在全国市场上演,果然,到了2003年“五一”前夕,长虹率先将背投电视机价格大幅调低,令其他品牌跟进,接着康佳把液晶电视机最低价格拉至3000元以下,TCL则将等离子电视机降价3000元,并同时将几乎所有电视机品种的价格调低。在离“五一”这一彩电销售的小旺季还有十多天的时候,2003年高端彩电价格大战已经快速、全面地拉开了帷幕。当国内彩电企业纷纷逐鹿数学高清彩电时,一场由洋彩电策动的液晶暗流正向它们袭来。进入2005年之后,随着平板电视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中国彩电业再次掀起了降价狂潮。从2005年1月中旬开始,一场液晶电视降价风暴席卷全国。家电市场上,液晶电视普遍降幅达到20%以上,最低价格已经降到了每台1万元。据悉,这是液晶电视上市销售四年多以来首次大规模降价。而受此影响,等离子电视也开始跟风降价。业内人士认为,这预示着整个电视终端产业正向以液晶电视(LCD)和等离子电视(PDP)为代表的平板电视时代演化,彩电企业间一次新的较量正逐步展开。

价格战带来了双重危机,使所有的彩电企业都陷人到一个困境之中:一是财务危机,巨大的库存,越来越多的应收账款,正在侵蚀着企业;二是创新危机,没有力量投入研发,当然也没有机会分享高技术的利润。目前彩电企业处在非常脆弱的境地之中,彩电价格战不仅给彩电生产企业而且也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降价导致了企业利润的减少,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据报道,1996年的彩电降价给国家带来了141亿元的损失,1997年彩电降价光熊猫集团一家就上报损失6亿元。2000年的大降价,一些彩电大企业的亏损数字都以亿计,有的3亿,有的5亿,最多的可能有七八亿元①。经过多次价格战的洗礼,如今彩电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已经降至3%。继彩电之后,VCD(DVD)、空调、手机、软件等诸多行业也在陆续上演了一幕幕惨烈的价格大战,似乎价格战已经成为国内各个行业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


4.4  本章小结


统筹区域发展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协调区域经济关系,也就是解决区域经济冲突问题。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经爆发了两轮区域经济冲突,2002年以来第三轮区域经济冲突已经显现。

区域经济冲突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重复建设、能源原材料争夺与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等。

在重复建设方面,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末,中国工业经历了三次重复建设的高峰:第一次是1980年前后,重复建设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轻纺产品和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群众必需的基本生活用品;第二次是1985年至1988年,重复建设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第三次是1992年以后,重复建设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机械、石化等重化工业。2002年始中国正面临着第四次重复建设的高潮,而且新一轮重复建设的危害更大,情况更为复杂。具体表现在:第一,部分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与产品结构性失衡并存;第二,外国资本大举进入,使得区域经济冲突趋于复杂化;第三,重复建设由传统和耐用消费品行业逐渐向高新技术行业蔓延。

在能源、原材料争夺方面,以羊绒大战和电煤大战最具有代表性。

在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方面,呈现出三个特点:保护的内容发生变化,保护手段更加隐秘和保护范围不断扩大。

区域经济冲突引发了区际之间的恶性竞争,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发展蔓延,破坏了区域之间的和谐关系,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以及区际产业结构的趋同,也制约了企业效率的提高。&


第四章注释

4.3.2124

①1990年,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与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分别为314.1157万辆与188.0389万辆,资料来源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年鉴1999》,北京:中国经济年鉴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③参见刘伟、杨云龙:《中国产业经济分析》,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7年版,第94~107页。需指出的是,该书及其他一些著作认为V的值域为[0,1],这是不正确的。V不可能趋近于1,因为略。

125

①.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势》,北京:中国对外翻泽出版公司1980年版。

②参阅洪世键:《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实证分析》,载《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4(1)。

4.3.3128

①参见周起业:《西方生产布局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5~74页。该书对决定企业规模的因素作了详细分析。

②引自江小娟、刘世锦:《竞争性行业如何实现生产集中—对中国电冰箱发展的实证分析》,载《管理世界》,1996(1)。

131

①熊波:《彩电价格战秋后算账国有资产亏损147亿》,载《中国青年报》,200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