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都市圈)
文化在城市群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时间: 2017-11-20信息来源:李 刚 作者:qgy_admin 责编:
编者按:2017年7月7日,由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共同发起举办的首届“中国城市群发展高端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以“城市群发展:新特点 新思路 新方向”为主题,就当前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新特点、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促进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新思路与城市群研究的新方向等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论坛期间还成立了“中国城市群研究联盟”,对于促进中国城市群理论与政策研究,推动中国城市群健康发展,讲好中国改革空间试验场故事,具有重大意义。本刊特刊发论坛正式发言或书面提交的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特别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张学良教授帮助本刊联系专家并组稿。关键词:城市群;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创新发展;区域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5766(2017)05- 0001- 25
收稿日期:2017-07-09
目前中国学术界对城市群的定义大多是从城市等级、经济联系和空间结构等视角来进行界定,认为城市群是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或区位优势,以一个或几个有竞争力的大城市为中心,由不同等级的城市形成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空间结构。这种定义对于人们认识城市群的本质和外在形态有着重要的帮助,但是这种定义忽略了文化因素在城市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从外在形态上来看,城市群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落,这个群落的形成一定有一种或者多种因素作为联系纽带。这种纽带不管是经济联系,还是社会联系,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拥有相似的甚至是相同的文化必不可少。毕竟城市群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系统,除经济、政治、地缘因素外,文化也占据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比如说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三个由南向北的城市群,它们的文化分别是吴越文化、闽南文化、岭南文化。文化的同质性使得每个城市各有归属,而文化的异质性使得不同的城市分属于不同的城市群。目前虽然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到江西和安徽的一部分,形成了泛长三角城市群的概念,但是由于安徽南部和江西北部属于楚文化,因此安徽和江西的城市与原来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城市的发展还是无法形成默契。当然,经济发展差异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是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差异也不容忽视。
从城市群的运行机制来看,由于它是一个独立的空间系统,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即便与周边地区割裂开来,单个城市群也可以独立运行。这说明城市群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城市运行系统。而维系这个系统正常运转的诸因素中,也应该包括地域文化。理论与实践均表明,特定区域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符号是形成人们价值认同的重要基础。在塑造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软环境中,文化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比如关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等地大多有着深厚的、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成了推动这些地区旅游产业的重要力量,并带动了交通运输、特色产品、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相反,如果一个城市群内包含着不同的或差异性较大的文化,必须通过文化交流、融合的方式才能形成促进城市群平稳运行的动力。比如江淮城市群,虽然早在2006年学术界就有人提出江淮城市群的概念,可是其发展一直没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也是其中之一。长江和淮河从西向东将安徽分成大致相等的三个部分:皖南、皖中和皖北地区。安徽的16个地级市中有11个处在江淮之间,人们把这些城市组成的群落称之为江淮城市群。它由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带两部分组成,其中,皖江城市带处于吴头楚尾的位置,在文化上以楚文化为主,而沿淮城市群地处我国的南北分界线上,在文化方面更接近中原文化。另外在沿淮城市带和皖江经济带中间又有江淮分水岭,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是制约江淮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因素。当然,这种不利因素,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要素流动的不断加强,正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变。
要想促进城市群健康稳定发展,除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外,还需要在构建文化认同方面下功夫。“文化认同”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特定事物或行为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得该区域内的居民拥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些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人们进行价值判断的衡量尺度。如果具有相同文化的城市组成城市群,那么在这些城市群发生要素流动、商品交易以及其他社会交往中的交易成本或摩擦成本就会减少,有利于维系城市群的发展和正常运行。
作者简介:李刚,男,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蚌埠 233030)。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