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该如何规划建设时间: 2017-11-21信息来源:记者 林子文 作者:qgy_admin 责编:
长三角区域的改革开放风起云涌、快马争先,正朝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稳步迈进。图为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桠溪国际慢城的油菜花田和民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明确了主体地位的城市群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如何高效、集聚发展,大中小城市在新的格局中如何发展?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近年来,国家已经先后批复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等发展规划,并明确了相关发展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中,如何真正发挥好城市群的主体地位呢?
突出城市群主体地位
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是破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的一剂良方,会大力促进区域平衡、城乡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像我们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更要坚定不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我国已经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大城市群,成为支撑和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体现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我国有十三亿多人口,只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大城市群是不够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城市群为主体,这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说,过去城市的经济活动,一般只需要在单个城市范围内就能实现相对完整的安排。但是,随着城市人口总量的增加、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许多经济活动已不限于某个城市内部,这就需要某个区域内的不同城市加强联系,构成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刘云中指出,目前我国许多中小城镇本身由于产业规模小、结构相对单一,与更大的生产经营网络联系不紧密,缺乏发展活力与后劲,迫切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而许多大城市都存在“城市病”,也需要通过空间拓展,使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
城市群发展具备基础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有一定经济总量规模的城市,其中有不少城市具备成为核心城市或中心城市的条件,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强,为城市群的打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性条件。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在东部、中西部、东北等地区打造一批城市群,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明显增加,这些大城市、特大城市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其城市职能逐步出现了向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外溢、疏解和转移的苗头和趋势,“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在产业发展与分工协作水平上逐步提升,对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促进了城市群的发展。
在刘云中看来,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有一定经济总量规模的城市,其中有不少城市具备成为核心城市或中心城市的条件,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强,为城市群的打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性条件。
刘云中分析说,从交通条件看,我国一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来说也比较完善,很多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形成了1小时的通勤圈,这会进一步增强不同城市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此外,随着我国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制约人口和其他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被加速破除,便于不同人群在不同城市就业和发展,也将为城市群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实现一体化高效发展
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各种资源要素在城市群内部高效配置,并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群发展质量不高,城市间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
刘云中表示,要解决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足、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关键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一些充分竞争领域尽量避免行政手段的过多干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