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为何总是“醒得早,起得迟”?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胡敏 作者:admin 责编: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巡视员,高级编辑,经济学博士。长期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和政府管理追踪研究,曾多年在中央党报从事理论报道、传媒管理和经济评论工作。

      

      今年的两会上,有位高层委员在谈到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成效时坦言:在调整经济结构工作方面我们总是“醒得早,起得迟;说得多、做得少;投入多、效果少。”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却情真意切。

      “醒得早”,是言我们对问题看得清。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从“九五”时期开始,中央就提出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起得迟”,则言解决问题进展不大。从明确提出结构调整,到现在将近过去了三个五年规划,各地的实际成效离中央提出的目标尚有距离。

      目前中央提出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是因为屡“调”不顺的经济结构现状,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依然是靠投资主导和驱动,结果消费和投资严重失衡;依然是一二次产业大规模扩张,结果生产服务型产业发展滞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依然是依靠资源粗放式投入,技术更新、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和劳动力素质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还是不大,相反,还造成区域间产业布局严重雷同,城乡发展差距逐渐扩大。

      出现“醒得早,起得迟”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市场还没有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也许正如上述委员提出的,企业投资是很讲究市场的,是充分逐利的,我们要理性看待企业的市场选择行为。

      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主体,不论是投资什么产业,在什么地区空间进行产业布局,是要取得最大的投资回报。这些年,我们的钢铁产业、电解铝等有色金属产业投资等过旺,屡禁不止;许多的国有大企业纷纷介入房地产开发,大搞酒店投资,在这一经济周期内的确有利可图;很多企业眼下纷纷投资介入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造成新一轮新兴产业尚未见高回报就产能过剩,是考虑了在未来的这块市场竞争中欲拔得头筹进行的预先风险投入。

      如果企业投资决策没有错,那么错在何处?

      市场机制本身就存在不完全性,其个体投资不会考虑整个经济布局,所以就需要政府调控。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政府的事情,如果政府“有形之手”没有能调节好市场的“无形之手”,其结果要么是市场的价格信号失真,要么是政府本身存在一定的趋利性。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加快推进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在计算环境资源代价、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杠杆作用上做了许多工作,但改革还远未彻底。

      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在各地的产业规划中,产业发展趋同性一直就是个问题。要上重化工业,各地都是煤电崛起;要发展新能源,各地都能搞风电、太阳能和硅晶产业;发展低碳的文化产业,每个地方似乎都要搞一个主题公园。显而易见,政府始终在承担经济人的角色,在银行信贷投放上,给自己地域内受扶持的企业一路放开“绿灯”。

      在资金成本、市场准入、会计核准、资源使用计费上,市场竞争主体其实是不公平的。许多地方国有企业未付出更多的成本代价却获得了超额利润,许多民营经济并没有进入到更多可以竞争的领域。当然,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地方政府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可支配税收,也有了更好的政绩,另一方面,资源占用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代价也被不断后置,成为历史的欠账,任由一届届政府转移下去。

      如果政府的经济角色不转变,即使我们在结构调整上“醒得再早”,可能还是在发展方式转变上“出不了暖暖的被窝”。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根源就在体制机制,而解扣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只有根本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为结构调整铺平道路。一者要尽快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减少地方的不讲科学发展的政绩驱动,淡化地方政府的利益导向;一者要真正促进各地市场的公平竞争,让资源价格回归到本源,让更多的民营经济参与到主体市场的竞争中来。

                                      责任编辑: 万千